第三十七章 掃蕩戎狄(第3/4頁)

大軍過了伏龍山,直奔令支國都,恰好遇上令支軍與賓須無的部隊混戰,齊國大軍自然不會客氣,一擁而上,令支軍呼爹喊娘,被砍得七零八落,密盧和速買只帶了幾個親兵逃走,投奔另一個山戎國孤竹國去了。

齊國大軍占領令支國都,隨後燕國軍隊也到。

齊桓公自然不會歇著,在令支國後宮好好瀟灑了一回。

休整三天,管仲決定討伐孤竹國。

說起孤竹國,還是一個很有名的國家。“不食周粟”的故事裏講到兩個寧可餓死在首陽山,也不肯吃周朝糧食的兄弟,就是孤竹國的公子,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後來孔子說他們兩人是“求仁得仁”,可是周朝王室早就想滅掉孤竹。

如今,機會來了,作為周武王的後代,管仲決定要完成祖宗的遺願。

孤竹國在哪裏?今天河北唐山和遼寧錦州一帶。

【進軍東北】

從令支到孤竹,也就是從內蒙古到東北,道路十分艱難。齊軍遇山開路,逢水搭橋,艱難進發。經過數日跋涉,齊軍直逼孤竹國都無棣。

孤竹國派出黃花元帥迎戰,哪裏是齊軍對手,大敗回城。

大敵當前,怎麽辦?投降還是逃跑?孤竹國展開討論。最後的結論是:一部分投降,一部分逃跑。

誰投降?投降的任務交給了黃花元帥。

當天晚上,孤竹國國君達裏呵帶隊,全城軍民棄城而逃,全部逃進周圍山中。

第二天一早,黃花元帥請密盧和速買吃早茶。

“怎麽這裏這麽靜?人都走了?”密盧還問呢。

“沒錯,你們把齊軍引來了,我們不跑怎麽辦?”黃花元帥回答。

“那元帥怎麽還不跑?”密盧問。

“我不能跑,我要投降。”

“你投降?那我們怎麽辦?逃跑?還是投降?”密盧沒主意了。

“這你就不用操心了。”

“為什麽?”

“死人還要操心嗎?”

密盧還沒有回過神來,速買發現不對勁了,急忙拔刀,哪裏來得及?刀還沒有拔出來,人頭已經落地。黃花元帥手下刀斧手一擁而上,將令支國的人一個不留,全部砍頭。

齊軍準備攻城,卻發現城頭上沒有一個人。空城計?

正在疑惑,城門大開,就看見黃花元帥率領十多個兵丁徒步出來,手中拎著兩顆人頭,走近了看,一個是密盧,一個是速買。

“我們投降,特殺死令支國國君進獻。”黃花元帥投降來了。

“城頭怎麽沒有人?”管仲問。

“報告總理,自從被你們打敗之後,我就知道我們小國根本不是齊國的對手,就建議國君達裏呵趕快投降,誰知道他還不肯,率領全城百姓向北而逃。我是想投降的,就殺了這兩個家夥,前來投降。”

管仲還是不太相信,命令虎兒斑率領無終部隊隨黃花元帥先進城探看。不多久,虎兒斑回來報告:城裏空無一人。

【老馬識途】

攻占了孤竹首都,卻是一座空城。毫無疑問,等齊軍一走,孤竹國君又會回來,今後照樣為患中原。

“達裏呵逃去哪裏?”管仲問黃花元帥。

“逃去大夏國,準備向大夏國借兵來對抗齊國。總理如果要追,我願意帶路。”

“好,現在就出發。”管仲急於殲滅孤竹國君,當下下令輜重留在孤竹國都,大軍輕裝追擊,只留下燕國軍隊守城。

齊國大軍吃了飯,黃花元帥帶路,向北進發。

從河北到東北,再到內蒙古,兩天時間,齊軍馬不停蹄追擊孤竹國君。

“過了前面這片戈壁就是大夏國境內了,穿過去就能追上達裏呵。”黃花元帥頗有信心,依然在前面帶路。

突然,風沙大作,迎面不見人。等到風沙過去,黃花元帥不見了。地上,有幾具屍體,正是那幾個監視黃花元帥的齊軍。

到這個時候,管仲明白了,這是上當了。連戰連勝,自己放松了警惕。

現在,路在哪裏?

沒有人知道路在哪裏。

四面望去,哪裏都是陌生,哪裏又都似曾相識。看天空,黃沙漫漫,根本看不見太陽。

“探路。”管仲派出士兵,沿著八個方向找路。一個時辰過去,沒有找到一條路,也沒有找到一處水源。

茫茫沙海,四望無邊。找不到路,大軍就只能渴死在這裏。

狡猾的孤竹人,想出了這樣一條狠毒的計策來。

關鍵時刻,管仲沒有慌亂。

“虎兒斑,把你最老的幾匹馬拉過來。”管仲下令,虎兒斑急忙將最老的幾匹馬拉過來。

“放開它們,讓它們自己走。”管仲又下令,虎兒斑不知道管仲要幹什麽,只得照辦。

齊桓公也覺得很困惑,仲父這是要玩什麽遊戲?

“仲父,您不找路,放馬幹什麽?”齊桓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