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楚國和南聯盟(第2/4頁)

【“一國兩制”的構想】

時間來到了熊通為楚國國君的年代,熊通很不爽,因為他不是王。世世代代過去,很多諸侯的爵位都升了,可是楚國還是子爵。

他在等待時機,他要當王。

那一天,有人從洛邑回來——事實上楚國在洛邑一直有間諜,或者叫做駐京辦,當然,是地下的。對於中央的精神,盡管沒有什麽約束力,但是還是要隨時關注的。

“主公,周桓王討伐鄭國,結果被鄭國打得滿地找牙,狼狽而逃。如今桓王再也不提討伐鄭國了,白挨打了。”駐京辦主任這樣匯報。

熊通笑了,原來周朝王室就這一點料了。

“老子要當王。”熊通說道,他要搞楚獨。

“慢著。”令尹鬥伯比說話了。令尹是什麽?就是中原諸侯的上卿,楚國叫令尹,也就是現在的總理。

難道鬥總理比熊主席更愛祖國?比熊主席更有大局觀?

“老鬥,你反對?”熊主席是個脾氣暴躁的人,當時就瞪眼了。

“主公,我怎麽會反對?楚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甲兵十萬,天下無敵。主公您英明偉大,慷慨激昂,當個王有什麽了不得的?不過——”鬥總理說。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不過”這兩個字,因為這兩個字後面必有學問。

熊通聽了很高興,誰都喜歡被拍馬屁,他要聽“不過”後面是什麽。

“貿然稱王有些不妥,那就是搞分裂了,分裂祖國,那是不得人心的,而且也會有些麻煩。我有更好的主意,主公有興趣嗎?”鬥伯比很聰明,基本上,他可以算得上是楚國的祭足。

“說。”

“我的主意,就是一國兩制。”

天哪,早在春秋,就有了一國兩制的思想。

當然,那時候不叫一國兩制,但是事實上就是一國兩制。

怎麽個一國兩制?

依然尊周朝為中央政府,但是,讓周朝封楚國為王,統管整個南方,同時周朝可以邀請楚國幫助維持中原的秩序。

一國兩制:名義上周朝還是老大,實際上大家都是王,各管各的地盤,各有各的制度,互不幹涉。對外,還是一個周朝。

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實行一國兩制,楚國的爵位就在所有中原諸侯之上了,今後什麽晉國齊國鄭國宋國等等,那是見面就自動矮半級,在楚國面前都要老老實實恭恭敬敬裝孫子。

鬥伯比沒有想到,他當初的偉大構思在幾千年以後還會被用到。

“哈哈,你太有才了。”熊通大喜。

【一國兩制的推進】

一國兩制的設想很好,這是當然的。

但是,具體實施起來,需要技巧。

楚國是不可能自己跑去周朝申請封王的,幾百年不朝貢了,去就要求和周王平起平坐,那不是自找沒趣?況且,周朝那麽多人,會說話的人一大把,一頓聖賢理論就能把你說得啞口無言,心懷慚愧,說不準就地就自絕於人民了。

那麽誰去說?這是個學問。

“大王,你看,除了北面是中原諸國之外,西面、南面都是我們的勢力範圍。如今,北面的鄭國正強大,我們不要輕易惹他們。東北面有一個隨國,一向與中原諸國往來,基本不跟我們玩。隨國是周朝王族,又是侯爵,如果能為我們去找周朝商談一國兩制,就比較理想了。”鬥總理想得周到,看來早就考慮了這個問題。

隨國,在今天的湖北省隨州。

“老鬥,你的主意好是好,可是,隨國憑什麽去為我們辦事?”

“這個簡單,我們先派人去要求和他們簽署和平共處條約,若是他們不簽,我們就有理由打他們,征服他們之後,就可以提出這樣的條件了。”這是鬥總理的第一方案,俗稱先禮後兵。

原來,楚國雖說是蠻夷之國,但是公族那是中原過去的,祖上還很有學問,所以他們懂得中原的規矩,也懂得蠻夷的不規矩。但凡征服南面的蠻子國家,那就采用蠻橫的方法,打你就是打你,才不跟你講道理。如今要打中原國家,就要先找個借口。

革命的一手和反革命的一手,楚國是兩手都準備,兩手都很硬。

公元前706年,熊通親自率領大軍出發,直抵隨國,來到了瑕這個地方。之後派大夫薳(音尾)章去隨國,要求簽署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如果隨國不肯簽,那就毫不客氣,打他。

楚國的國書很快到了隨國,隨國國君隨侯一向瞧不起楚國蠻子,不過還是有些忌憚楚國的實力。如今看見楚國來使,心想這個蠻子國家不是來敲詐就是來勒索的,等到看到國書,是希望建立睦鄰友好關系的,當時就放了心。

“主公,不要高興太早。”大夫季梁提醒。他一向研究國際形勢,對楚國相當的了解:“楚國是個大國,我們是個小國,楚國無緣無故來搞什麽睦鄰友好,一定有什麽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