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歹達報喪與白阿兒忻台出使(第2/2頁)

《明太宗實錄》永樂六年(1408)四月紀事中提到,“撒馬兒罕頭目沙黑·奴兒·丁”(Šāh Nūr al-Dīn)入明貢馬之事(注:《明太宗實錄》卷78,冊11,第1053頁。),白阿兒忻台到達哈烈事在永樂六年(1408,回歷811)。自哈烈返回北京路途約需一年,上述沙黑·奴兒·丁入抵達北京時(四月),白阿兒忻台尚在歸國途中。明成祖派傅安陪同沙黑·奴兒·丁歸國,並明確要求他在訪問撒馬爾罕後再訪哈烈,分別向哈裏和哈烈頭目(即沙哈魯)頒賜。(注:同上書,第1053頁。)

此前虎歹達來使時已傳來消息,帖木兒死後其位為哈裏所據。《明實錄》在這裏既提到沙哈魯的居地哈烈,足見有關沙哈魯取哈裏而代之事已為成祖所知;又稱哈裏為“其王”,似相互矛盾。筆者的解釋是,很有可能白阿兒忻台抵撒馬爾罕後,得知沙哈魯已掌握權力,故決定繼續西行前往哈烈,同時還派出信使回報明廷。而沙黑·奴兒·丁應系據守撒馬爾罕的兀魯伯則派出的陪同白阿兒忻台信使回訪中國的人員。明政府雖然得此消息,但仍承認哈裏為王,同時希望調解哈裏與沙哈魯的關系。在後面將討論的明成祖國書中,我們仍可見到明廷的這種立場。傅安當初在留居西域的十三年中,曾遍訪諸地,很可能訪問過哈烈,也可能曾見過沙哈魯。所以雖然他歸國時曾希望告老,成祖在閑人之際仍再度命他出使。

漢、波斯史料中均未提及白阿兒忻台首使西域歸國之事。哈肥子·阿蔔魯記載,阿迷兒·撒亦地·阿合馬·答剌罕所貢的馬受到明成祖的喜愛。明成祖向他慷慨回賜,並命畫師將此駿馬繪成畫。(注:《諸史之精華》卷2,第666頁;E.Blochet,Introduction a l’histoire des Mongols,p.254。)這些活動均應與白阿兒忻台首次出使歸國有關。後來明成祖遣使將此畫攜至哈烈,贈送給沙哈魯。此畫的一幅摹本現存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托普卡帕·撒拉博物館(TopkapiSaravi Muzesi,巨炮宮),並曾於1981年刊載於《伊斯蘭藝術》第一輯(Islamic Art 1,1981)。次年(1409),傅安自哈烈·撒馬爾罕還。哈烈使臣麽賚(Mulla,今譯作“毛拉”)隨同入明,成祖命傅安再送麽賚還國。(注:《明太宗實錄》冊12,第1241頁。)這是傅安第三次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