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遼時代的其他蒙古部落的西遷運動(第2/3頁)

克烈人應當很了解這條渡漠南下赴西域的道路。1204年,成吉思汗滅亡克烈部。王罕之子桑昆亦越戈壁南下,到達西夏。《史集》的《部族志》說桑昆經過蒙古邊境的一座叫亦撒黑(Isaq)的城(注:漢譯本,第1卷第1冊,第217—218頁。),《成吉思汗紀》說此城位於蒙古幹旱草原,名曰Isiq Balqasun,即亦失黑城。(注:漢譯本,第1卷第2冊,第184頁。)很顯然,Isaq城和Isiq城是同一個地名的不同拼法。《聖武親征錄》則說桑昆所經之地為“亦即納”,即後來元亦集乃路治地。(注:今內蒙額濟納旗境。)桑昆繼續向南,逃入西夏境內的“波黎吐蕃”,在那裏搶掠,遭到當地居民的反對,只得再度西逃,越河西走廊到達天山腳下,復越天山而南,西行到達龜茲。

據《史集·部族志》記載,他來到斡端與可失哈兒境內的龜茲之地的“察哈兒·客赫”(Jahar-Kahah),為當地國主黑鄰赤·合剌(Qïlïjï-Qara)(注:茲用《聖武親征錄》譯名。)所獲,並被處死。桑昆之妻、子同時被獲,後來龜茲國降附蒙古,桑昆的妻子兒女也被送赴成吉思汗處。(注:漢譯本,第1卷第1冊,第218頁。)據《史集·成吉思汗紀》,桑昆最後被獲的地方名為“曲薛禿·徹兒哥思蔑”(Kusatu-čarkashma)。《聖武親征錄》賈敬顏先生校本為“曲先城徹兒哥思蠻之地”。這個地名漢文史料與波斯文史料譯寫各異,校正不易,但總之是在元代曲先城附近某處。(注:參見拙文《元代曲先塔林考》,載《中亞學刊》,第1輯,中華書局,1983年,第245頁。)

蒙古建國後,漠北與河西的交通仍長期保持著。亦集乃是西夏的北部邊城,據《元史》卷60《地理志》記載,亦集乃“在甘州北一千五百裏,城東北有大澤,西北俱接沙磧,仍漢之西海郡居延故城”,西夏曾在此立“威福軍”。(注:校點本,第1451頁。)此城東北的“大澤”即居延海,城西北所接之沙磧即今與蒙古國相連之戈壁。成吉思汗在世時五次進攻西夏均取道大漠而南。其中第五次征夏為成吉思汗西征結束之後,時為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蒙古軍從土剌河營地出動,越大漠南下取黑水城,並一路溯黑水而上南進,攻取甘州。再轉而向西,連克西涼(永昌)、肅州。成吉思汗大軍所取之道,應與王罕父子出奔路線大體一致。

直魯古統治末年,西遼國勢日衰。1206年,花剌子模拒絕納貢,背叛西遼。但從表面上看西遼仍是泱泱大國,對周圍諸部仍有威懾作用。同年成吉思汗的軍隊消滅乃蠻不亦魯黑汗所部以後,塔陽汗之子屈出律與蔑兒乞部長脫黑脫阿的殘部逃至也兒的石河。1208年,成吉思汗的軍隊踵其跡而至,屈出律則向東南逃至畏兀兒北境別失八裏,再南越天山到達苦叉(新疆庫車),於1208年到虎思斡耳朵投奔西遼。直魯古收容了屈出律,並嫁以公主,屈出律成為西遼駙馬。

屈出律利用西遼統治的危機和末帝直魯古對他的信任,收集亡散在海押立、葉密立和別失八裏的乃蠻、篾兒乞殘部,秘密聚集力量,並勾結花剌子模謀篡西遼。雙方協議事成後瓜分西遼國土,如花剌子模先手得勝,則花剌子模可拓地直至阿力麻裏、可失哈兒和斡端一帶,乃蠻只保有畏兀兒北境的別失八裏,直至葉密立和海押立地區;而如果屈出律先手取勝,則原西遼直至忽闡河畔的別那客惕(Benakat,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首都塔什幹西南)的國土均為乃蠻所有。

1210年,屈出律乘直魯古出兵征討河中府(撒麻耳幹)之際,率軍西進,劫掠了位於忽闡河(今錫爾河)下遊的訛跡刊城(Üzkent)的西遼國庫,得手後向東進碎葉川、突襲西遼都城虎思斡耳朵,但被西遼守軍擊敗。花剌子模乘直魯古從河中府撤軍回國之際,東渡忽闡河,進攻鎮守於塔剌思的西遼大將塔陽古。結果西遼的主力戰敗,潰軍奔回國都虎思斡耳朵,入城大肆殺掠。不久屈出律在直魯古出獵之時篡奪了帝位。

1208年成吉思汗擊敗占據也兒的石河流域的乃蠻殘部,畏兀兒為之震動。當時在位的巴而術阿而忒的斤亦都護決心降附蒙古,於次年在北庭率眾包圍西遼監國少監的駐處。在殺少監後,遣使蒙古表示臣服。在也兒的石河之戰中,蔑兒乞部長脫黑脫阿被殺,殘眾在脫黑脫阿諸子的率領下,向東南潰入畏兀兒。巴而術阿而忒的斤遣軍擊敗之,蔑兒乞人只得繼續向西逃竄。

成吉思汗偵知蔑兒乞殘部逃脫的消息後,派出速不台和宏吉剌惕部的脫忽察兒越也兒的石河追擊。(注:《世界征服者傳》,漢譯本,第93頁;《史集》,漢譯本,第1卷第2冊,第260—261頁。)蔑兒乞殘部潰入西遼中心地區垂河流域。追擊的蒙古軍前鋒尾隨而至,故意攜帶嬰兒用具,沿途丟棄,使蔑兒乞偵騎誤以為隨追者也在逃潰。速不台乘敵不備大敗蔑兒乞,蔑兒乞余眾向西逃竄,潰入康裏地區。花剌子模得知蔑兒乞殘部迫近的消息後,調集軍隊,計劃在忽闡河下遊的氈的(Jand)迎擊。花剌子模軍未能截住蔑兒乞殘部,與追擊的蒙古人發生沖突。(注:同上書,第261頁。據《紮蘭丁傳》記載,蒙古追軍的統帥為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見《多桑蒙古史》,馮承鈞漢譯本,第1卷,第6章,第97頁。)蔑兒乞部長脫黑脫阿之幼子篾兒幹被擒,送到術赤處後.術赤為保住他的性命曾向成吉思汗求情。(注:《史集》,漢譯本,第1卷第2冊,第245頁。)足見追擊蔑兒乞殘部的蒙古軍的受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節制。蔑兒乞余部在脫黑脫阿之子霍都(Qodu)的率領下,經鹹海北草原,投奔立國於玉理伯裏的欽察人。統治玉理伯裏的土土哈家族因收容了這些劫後余生者,引起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出兵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