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第3/6頁)

從前陶唐人在河東建都,殷人在河內建都,東周人在河南建都。這河東、河內、河南三河地區位於天下的中心,就像鼎的三只足,是君王們更叠居住的地方,建國各有數百或上千年。那裏土地狹小,人口眾多,是都城封國諸侯聚集的地方,所以當地的民俗吝嗇節儉,熟習世故。楊、平陽兩郡的民眾向西到秦和戎狄地區做買賣,向北到種和代兩地做買賣。種、代在石邑的北面,其地鄰近匈奴,屢次遭受寇掠。人民驕橫強直,喜好鬥氣,任俠為奸,不從事農耕或商業。不過其地迫近北夷,軍隊經常來往,從中原地區運送來的物資時有剩余。那裏的民眾性如羯薾,剽悍而不均,自三家尚未分晉的時候,本來就已經對其剽悍感到擔憂,而趙武靈王使他們更加厲害,其風俗還有趙國的遺風。所以楊、平陽的百姓由於這個緣故在其間經商買賣,得其所欲。溫、軹兩縣的百姓向西到上黨經商,往北到趙、中山做生意。中山土地貧瘠,人口眾多,在沙丘一帶還有殷紂王當年淫樂的遺址和殷人的後裔,民俗狷急,靠投機謀利生活。男人們相聚遊戲,慷慨悲歌,行動時就糾合著去殺人搶掠,停息時就去盜墓,制造偽巧、奸邪淫亂的勾當,多有美色的男子去做倡優。女人們則彈奏著琴瑟,拖拉著鞋子,在權貴富豪中遊走獻媚,有的被納入後宮,遍及各地諸侯。

然而邯鄲也是漳水、黃河之間的一個都市。北通燕、涿,南有鄭、衛。鄭、衛兩地的風俗和趙相類似,不過地近梁、魯,百姓稍微莊重些,而且注重節操。衛元君從濮上之邑帝丘遷徙到野王,野王地區的百姓喜好鬥氣,任俠為奸,有衛國的遺風。

那個燕國故都薊也是勃海、碣石之間的一個都市。它南通齊、趙,東北鄰近匈奴。從上谷到遼東,土地遼闊,人民稀少,屢次遭受侵略,民俗大致和趙、代兩地的相類似,民眾像雕那樣強悍,缺少思慮。當地具有魚、鹽、棗、栗的富饒。北面鄰近烏桓、夫馀,東面處於控制穢貉、朝鮮、真番的有利地形。

洛陽向東可以到齊、魯經商,向南可以到梁、楚做買賣。所以泰山的南邊就是魯,它的北邊就是齊。

齊地山海環繞,膏腴之地方圓千裏,適宜種植蠶桑、大麻,人民大多生產彩綢、麻布、絲帛、魚、鹽。臨菑也是東海和泰山之間的一個都市。那裏的民俗寬容豁達,而且足智多謀,愛好議論,以土地為重,難以動搖流散,怯於聚眾鬥毆,勇於持刀行刺,所以多有搶劫他人的事情,這是大國的風尚。當地士、農、工、商、賈五民俱全。

而鄒、魯兩地濱臨洙水、泗水,仍有周公的遺風,民俗喜好儒術,禮儀完備,所以那裏的百姓小心謹慎,頗有蠶桑、大麻的產業,但沒有山林水澤的富饒。土地狹小,人口眾多,人們節儉吝嗇,害怕犯罪,遠離邪惡。待到他們衰落的時候,喜好經商趨利,比周地之人還要厲害。

從鴻溝往東,芒山、碭山以北,直至巨野,這是梁國和宋國的故地。陶、睢陽也是一個都市。從前,唐堯從成陽興起,虞舜在雷澤捕魚,商湯在亳都居住。那裏的民俗仍有先王的遺風,莊重寬厚,多有君子,喜愛農耕稼穡,雖然沒有山林大川的富饒,人們能節衣縮食,來得到財物的蓄藏。

越、楚兩地則有三種風俗。從淮北沛郡到陳郡、汝南、南郡,這是西楚地區。那裏的民俗剽悍輕捷,容易發怒,土地瘠薄,少有財物的積聚。江陵是原楚國的郢都,西面通達巫郡、巴郡,東面又有雲夢的富饒。陳郡位於楚、夏的交接之處,流通魚、鹽之類的貨物,那裏的民眾多為商人。徐城、僮縣、取慮等地的民俗則清白嚴刻,重視自己的諾言。

彭城以東,以至到東海、吳、廣陵,這是東楚地區。那裏的民俗和徐城、僮縣相類似。朐縣、繒縣以北,民俗則和齊地的相類似。浙江以南則和越地的相類似。吳自從吳王闔廬、楚國春申君、西漢吳王劉濞三人招致天下的喜遊子弟,東面有海鹽的富饒,又有章山的銅礦,三江五湖的便利,也成為江東的一個都市。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這是南楚地區。那裏的民俗大致和西楚地區相類似。楚國郢都失守以後,遷都到壽春,壽春也是一個都市。而合肥感受著長江、淮河南北潮水的匯集,是皮革、鮑魚、木材的集散地。因為和閩中、幹越的風俗相混雜,所以南楚地區的百姓喜好言辭,花言巧語,少有信用。江南地勢低,氣候潮濕,男人短命早夭,盛產竹木。豫章出產黃金,長沙出產鉛、錫,但是礦藏的儲量很少,開采所得不足以抵償所需的費用。九疑山、蒼梧以南,以至儋耳一帶,民俗與江南大致相同,而且多與楊越的相似。番禺也是那裏的一個都市,是珠璣、犀牛角、玳瑁、水果、葛布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