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第3/10頁)

當時元王就派人飛馳前往泉陽,問泉陽縣令說:“漁民有多少家?誰的名字叫豫且?豫且得到一只龜,龜托夢給君王,所以君王派我來尋求它。”泉陽令就派縣吏查閱戶籍簿,觀看城邑地圖,水上漁民有五十五家,在上遊有間廬舍,主人的名字叫豫且。泉陽令說:“好。”就和使者急馳前往,詢問豫且說:“昨夜你捕魚得到了什麽?”豫且說:“半夜時撒網捕得一只龜。”使者問:“現在龜在哪裏?”豫且答:“在籠子裏。”使者說:“君王知道您得到這只龜,所以派我來求取它。”豫且說:“行。”立即把龜拴起來,從籠中取出,獻給使者。

使者載龜而行,出了泉陽城門。突然大白天什麽也看不見,狂風暴雨,天昏地暗。雲彩覆蓋在龜車的上方,呈現出青黃五彩之色;雷雨交加,風兒伴送而行。進入王宮端門,龜在東偏殿進見元王。龜身如流水,潤澤有光。龜望見元王,伸長脖子向前爬行,爬了三步然後停止,又縮回脖子向後退卻,回到它原來的位置。元王見了對此感到奇怪,問衛平說:“龜見了我,伸長脖子向前爬行,為什麽朝上望呢?又縮著脖子退回原處,這是表示什麽呢?”衛平回答說:“龜在患難之中,整夜被囚禁,君王有德義,派人救活了它。現在它伸長脖子向前爬行,來表示感謝,又縮著脖子向後退,是想趕快離開。”元王說:“妙啊!龜的神靈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嗎?不可久留它,趕快駕車送龜,不要使它耽誤了期限。”

衛平回答說:“龜是天下的寶物,先得到這龜的人就能成為天子,而且十言十中,十戰十勝。龜生在深淵,長在黃土,知道上天的大道,明白上古的人事。遊歷了三千年,不超出它居住的地域。龜安祥平和,靜氣中正,行動不用氣力。壽蓋天地,沒有人知道它的極限。它和萬物一起變化,隨著四季改變顏色。它居而自我藏匿,伏而不吃食物。春天呈青色,夏天呈黃色,秋天呈白色,冬天呈黑色。龜能明辨陰陽,審察刑德,預知利害,詳察禍福。用它言事就必中,用它蔔戰就必勝。君王如果能把它作為國寶,各諸侯都會來歸服。您不要送走它,用它來安定國家社稷。”

元王說:“這龜非常神靈,自天而降,身陷深淵。在患難之中,把我看作是賢德之人,認為我仁德敦厚而且忠誠信實,所以來求告我。我如果不送走它,這就像那個漁夫了。漁夫用它的肉體謀利,而我貪圖它的神力,在下的為不仁,在上的為無德。君臣無禮,從哪裏得來福氣呢?我不忍心,怎麽能不送走它!”

衛平回答說:“不是這樣。我聽說,深恩大德不須回報,貴重的寄存不必歸還;上天授予的如不接受,上天將奪回它的寶物。如今這龜周遊天下,返歸它的住所,上至蒼天,下近泥塗。遊遍了九州,未曾受到羞愧侮辱,沒有什麽地方被稽留。現在到了泉陽,漁夫侮辱並囚禁了它。君王即使送走了它,江神和河神也必定惱怒,務必謀求報仇。龜因為自己受到侵犯,便會和神靈謀劃。或是久雨不晴,洪水不可救治。或是幹旱,亂風揚塵,蝗蟲暴生,百姓錯失農時。君王對龜如施行仁義,其懲罰必定來臨。這沒有其他緣故,那妖祟就在這龜身上。以後即使後悔,怎麽能來得及呢!君王不要送走它。”

元王感慨而嘆,說道:“阻撓別人的使者,破壞別人的計謀,這不是暴戾嗎?奪取別人的東西,把它作為自己的寶物,這不是強橫嗎?我聽說過這樣的話,突然得到的東西必定會突然喪失,強行奪取的東西最後必定沒有功效。夏桀、商紂暴戾強橫,因而身死國亡。如果我聽從了您,這就會沒有了仁義的美名,而有了強暴的說法。江神、河神成了商湯、周武,我成了夏桀、商紂。沒有見到神龜的利益,恐怕反遭到它降下的災難。我滿腹狐疑,怎能侍奉這個寶物,趕快駕車送龜,不要使它久留。”

衛平回答說:“不是這樣,請君王不要憂慮。天地之間,堆積石頭成為高山。山高但不倒塌,大地得以安然。所以說事物有的看似危險卻反而安全,有的看似輕微卻不可遷移;有的人忠實誠信卻不如欺詐放誕的,有的人醜惡卻適宜作大官,有的人美貌佳麗卻成為眾人的禍害。如不是神聖之人,沒有人能講清其中的道理。春、秋、冬、夏,有的暑熱,有的寒冷。寒暑不和,邪氣相侵。一年之中,季節不同,是各自的時令使它這樣。所以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人仁義,有人強暴。強暴有發作的場合,仁義有施行的時候。萬物都是如此,不可深究。大王如能聽取我的意見,請讓我詳盡地說說這件事情。上天呈現五彩顏色,是用來辨別黑白。大地生長五種嘉谷,是用來知道善惡。遠古人民沒有人知道辨別,和禽獸相似。居住在山谷洞穴中,不懂得種田耕作。天下禍亂,陰陽相錯,匆匆忙忙,男女通婚,彼此卻不加選擇。妖孽屢次出現,傳宗接代身單力薄。聖人出來辨別各種的生物,使它們不要相互攻擊。禽獸有牝牡,把它們安置到山林原野;飛鳥有雄雌,把它們分布到樹林水澤;有甲介的蟲類,把它們安置到河流溪谷。所以聖人治理人民,為他們建築城廓,城內劃分大街小巷,郊外修築田間小道。夫妻男女,分給他們田地住宅,排列他們的房屋。為他們繪圖造冊,分別他們的姓名家族。設置官吏,用爵位俸祿勉勵他們。使他們穿用桑麻,食用五谷,耕田翻土,鋤地除草。人們嘴裏吃到嗜好的食物,眼睛看到美好的東西,身受衣食的利益。由此看來,不靠勤勞是達不到目的的。所以說,農夫不勤勞,谷倉就不盈滿;商人不勤勞,就不能得到贏利;婦女不勤勞,布帛就不精美;官吏不勤勞,他們的權勢就不能形成;大將不勤勞,士卒就不聽從命令;王侯不勤勞,就終生沒有名聲。所以說勤勞是成事的開始,是名分的根據,是萬物的法則。從勤勞上去追求的,沒有什麽不能達到。大王卻認為不是這樣,您難道沒有聽說過嗎?玉匣雉鳥,出自昆山;明月之珠,出自四海;鑿鐫玉石,剖取蚌珠,到市場販賣。聖人得到它們,把它們當作貴重的寶物。擁有這寶物的人,就將成為天子。現在您自己把滯留神龜看作是暴虐,其實還比不上從大海裏剖取蚌珠;您自己把這看作是強橫,其實還比不上到昆山鑿鐫玉石。鑿取寶物的人沒有罪過,珍藏寶物的人沒有禍患。現在神龜使者自投羅網,遇上漁夫從而得到了它,神龜又托夢自我介紹,這是國家的寶物,君王還憂慮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