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平準書第八

漢朝興起,承接秦朝衰弊的局面,成年男子參軍打仗,老弱也被征去轉運糧餉,要幹的事業繁多急劇但是財政匱乏,就是皇帝坐的車子也配不齊四匹相同顏色的馬,將軍、宰相有的人還要乘坐牛拉的車,平民百姓沒有儲藏的糧食。當時因為秦朝新鑄的錢幣重,流通使用比較困難,就改令百姓鑄榆莢錢,又規定一方寸黃金的重量為一斤,簡約法律省減禁令。但是那些不守規矩、追逐財利的人,蓄積貨物以考校市價賤買貴賣,以致物價糧價飛漲,一石米達到一萬錢,一匹馬就價高一百金。

天下平定以後,高祖就下令商人不允許穿絲織的衣服不準乘車,並加重租稅來困迫羞辱他們。孝惠帝、高後執政的時候,因為天下剛剛安定,重新放松了抑制商人的條令,但是商人的子孫仍然不準許做官當公差。衡量官吏的俸祿,估計官府的費用,來向百姓征收賦稅。山川、園池、街市上租稅的收入,從天子到大小封君湯沐邑地區內的,都各自作為他們私家的供養費用,不歸入國家的常年經費。水陸轉運崤山以東的糧食,用來供給京師官府使用,每年不過幾十萬石。

到孝文帝時,榆莢錢越來越多了,但是分量很輕,就改鑄成四銖錢,錢面上標著“半兩”的字樣。讓百姓隨便可以自己造錢。因此,吳國雖然只是一個諸侯國,因為靠近銅山采礦鑄錢,富得可以和皇帝相比,後來終於憑仗富有造反了。鄧通,是一個大夫,也靠鑄銅錢發財勝過諸侯王。所以當時吳國、鄧通鑄的錢通行遍及全國,便產生了禁止私人鑄錢的法令。

匈奴多次侵犯掠奪北部邊境地區,漢朝駐紮在邊境的士兵非常多,邊境的糧食供應都不能滿足應當食用的人的需要。於是,招募百姓凡能給邊境駐軍捐獻和運輸糧食的人授予爵位,最高的可以到大庶長爵位。

孝景皇帝在位的時候,上郡以西的地區發生幹旱,又重新修訂了賣爵位的法令,並且降低爵位價格用來吸引人們購買;以及囚犯和在監外勞作的人,可以通過向官府交納糧谷贖罪。又增加修建牧場養馬以便準備戰爭需用。同時,殿屋居室各種宮觀建築以及馬拉的車輿等增加修造的也越來越多了。

到了當今皇上登位幾年以後,漢朝建國以來的七十多年中間,國家沒有戰爭太平無事,不是遇上水旱災害,百姓就人人自給,家家富足,國都和邊鎮的糧倉都裝滿了糧食,國庫也剩余大量錢財。京城國庫的錢積累萬萬,穿錢的繩子都腐爛了使錢多得沒法計數。國家糧倉的谷物年年堆積,糧庫堆滿以後又裝不下,只得在外邊露天堆積,達到腐爛不能吃的程度。普通百姓家大街小巷都養有馬,田野中間牛馬成群,有人騎母馬作客被排斥,不允許到一起聚會。守大門的人都吃細糧肉食,做官吏的兒子孫子都長大了還在繼續做官,有的官吏就用官名作為自己的姓氏或稱號了。因此,人人自愛,不輕易觸犯法律,首先實行仁義做好事,而鄙棄去幹那些恥辱的勾當。在這個時期,法網寬疏而百姓富有,倚仗錢財驕奢放縱,有的甚至達到兼並土地成為豪強惡黨等一類人,倚仗勢力在鄉裏獨斷專行。從皇帝宗親到有封地的諸侯和公卿大夫以下,爭著比奢侈,房室、車馬、衣服的享受規格都超過上級,沒有限度。事物達到鼎盛就衰敗,這是必然的變化規律呀。

從這以後,嚴助、朱買臣等人招撫東甌,發動會稽的軍隊向南越和閩越進軍,江、淮一帶一下就動蕩耗費了。唐蒙、司馬相如開拓西南夷,鑿山通道一千多裏,用來擴展巴、蜀的疆域,巴、蜀地區的百姓疲憊了。彭吳開道進入穢貊、朝鮮,設置了滄海郡,燕齊一帶就紛紛然全部發動起來了。到王恢設計謀取馬邑,匈奴拒絕和親,侵犯擾亂北部邊境,兵事連續沒有和解,普天下百姓對於它的繁重勞役感到痛苦,但是戰爭卻在一天一天擴大。行軍出征的人帶著幹糧,後方居住的人還要負責繼續運送,中原內外騷動而不斷供應軍需,百姓貧窮疲弊只有弄虛作假進行逃避,國家的錢財貨物被消耗衰竭也不能滿足供應。這樣,便實行捐獻物資的就可以充補官額,能出錢的就可以免除刑罪,選拔用人的制度慢慢地名存實亡了,無恥的人冒充廉正,武力強暴的人被舉薦任用,法條嚴苛,律令完備。倡導謀利的朝臣從此開始出現了。

這以後,漢朝將領每年率領幾萬騎兵出關打擊匈奴,直到車騎將軍衛青奪回被匈奴強占的河南地區,才建築了朔方郡城。正當這個時候,漢朝在開辟通西南夷的道路,參加勞作的有幾萬人,從千裏以外挑著擔子去運送糧食,大約是出發時十多鐘(一鐘六石四鬥)的糧食運到時只剩下一石,於是,就散發錢幣在邛僰一帶用來收集糧食。經過許多年往西南夷的道路還不通,蠻夷部族趁機屢次發動進攻,當地官府發兵誅殺他們。全部拿出巴蜀的租賦收入也不夠用來支付這些費用,就招募強豪的百姓去南夷屯田耕種,收獲的糧食交給當地官府,而在內地向京都內府支取糧款。向東開拓到達滄海郡的道路,人工徒奴的勞務費用和南夷差不多。又發動十多萬人修築城池保衛朔方郡,車運水運十分遙遠,從太行山以東都蒙受這種勞苦,耗費幾十億上百億巨資,國庫越來越空虛了。於是,召募百姓中能交奴婢的可以終身免除勞役,是郎官的交奴婢可以提高品級,以及交納羊群的可以做郎官,都是從這時候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