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生其人其事(第5/5頁)

我在當時已知性史所犯的錯誤了。但因社會上的責罵與禁止,使我無法去糾正我的錯誤。在後我到上海開“美的書店”時盡是介紹靄理士的學說,至於該書所附的性史與我國人的性史一件不敢介紹。但可恨太晚了,性學淫書被人們混視為一途了,我雖努力改正我的錯誤,但已來不及了。“性學博士”的花名與“大淫蟲”的咒罵,是無法避免了。時至今日,尚有許多人不諒解。我的自責,我的懺悔,也極少得到人的寬恕了。朋友們,聽它吧!聽它命運的安排吧!我是習哲學的,哲學家應有他的態度:就是對不應得的名譽與毀謗,都不必去關心。但痛自改過與竭力向上,這些是應該的。

張競生幾十年的大惡名,就是因為一冊小小的《性史》而起。此事的動機本來完全是好的,不妥只是在於施行的方式和時機考慮欠周,使得不法書商有了可乘之機,張競生自己成了他們的犧牲品。

然而社會總是在進步的,人們的觀念也是在不斷開放的,“談性色變”的年代畢竟已經過去。張競生的鄉親們沒有忘記他。1984年,當地政府為他正式恢復了政治名譽。1988年,為了紀念他的100歲誕辰,特意召開了“張競生博士學術思想討論會”,頌揚他是一位愛國者和民主主義革命先驅。出版他的文集之事,也已經不止一次被提到一些出版社的議事日程上了。

附記:

一、本文作於1995年。現在看來,本文的信息已經不怎麽罕見,觀點更是毫不激進。如今兩卷本的《張競生文集》已經由廣州出版社在1998年出版,其中包括了《十年情場》和《性史》第一集。

二、2005年,台灣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性史1926》,內容包括張競生當年的《性史》第一集和未及刊行的第二集部分文章。張競生哲嗣張超先生提出,要求將本文作為該書導言,原因是他認為本文是他所見關於其父最全面、最客觀的評述。大辣方面征求我的意見,我當然同意了。

原載江曉原:《東邊日出西邊雨》,青島出版社,2000;

又見張競生:《性史1926》,

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灣),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