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花紅葉守重陽:中華父親節

中國人常以清明和重陽對舉,一個迎春,一個辭秋,都是大自然盛衰轉捩的節點,引起對生死、對盛衰的感悟和聯想,因而最富有生命意識,最富有生命哲理。清明蘊涵著如何對待生與死的哲學;重陽蘊涵著如何對待盛與衰的哲學,其現實層面的重點在如何對待人老和老年人,從而突出了對家庭人倫、社會倫理的關注。

從辟邪到祈壽

重陽節俗始於漢朝,成於魏晉。其起源,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寫道:東漢時汝南人桓景,跟隨費長房學習。有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九月九日你家有災,你趕快回去,讓家人盛茱萸在絳囊中系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可以免禍。九月九日桓景一家照辦。到晚上回家,見雞犬牛羊全都暴死。此後每到九月九日,人們都登高,飲菊花酒,佩茱萸,成為節俗。

這當然只是古老的傳說,但它反映出:重陽節最早的動因是出於驅災辟邪的祈願。

九月九日已是深秋,正如蘇軾《重九詩》所說,已處“秋冬交”,是氣候的轉捩之時。從數字和陰陽來說,九是最大的陽數,又兩九相重,稱為重九、重陽,陽氣達到極點。而陽極必變,在陰陽轉化之際,未知的災禍易乘機侵入,所以要有驅災避禍的舉措。

在古代條件下,我們的先輩只能用時令的天然植物來防病避疫。就像端午用艾和菖蒲一樣,重陽主要用茱萸和菊花。

茱萸是茴香科落葉小喬木,香氣濃郁,有驅蟲除濕祛風邪,治寒熱,消積食,利五臟等功用。所以晉代人已用它制成香囊佩戴,認為可以驅邪辟災,抵禦初寒,被稱為“辟邪翁”,成為重陽節的吉祥物之一。至唐代,已由單純藥用增加上裝飾美容、寄托離情、祝頌延年益壽等含義。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反映出茱萸在唐代重陽節俗中的重要地位。

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多方面的醫學價值,被視為長壽的吉祥花,稱為“延齡容”。它素有明目解毒、清熱祛風的功效,現代醫學用以治療心腦血管和眼科疾病。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菊花很自然就成為重陽節的節花。在重陽節不僅簪菊食菊,而且還要飲菊花酒。菊花逐漸成了文人雅興的重要對象。屈原《離騷》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而最著名的“菊友”、“菊迷”、“菊癡”是晉代的陶淵明。有一個“白衣送酒”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後在廬山下過著田園生活,開辟了個大菊花園。他到菊園澆水、培土、捉蟲,種菊成了他最大的嗜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成了他的人格寫照和後人賞菊的理想意境。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陶淵明傳》記述:有一年過重陽節,陶淵明沒有酒喝,便“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若有所待,恰好江州刺史王弘派遣身穿白衣的家丁送酒來,陶淵明“即便就酌,醉而歸”,重陽節賞菊又飲酒的境界完滿實現。陶淵明種菊既食用又觀賞,每逢秋日,當菊花盛開的時候,附近的鄉親,遠處的朋友,常到他家做客賞菊。他就攤煎餅、燒菊茶款待親朋,大家走時還采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接東方朋”,來賞菊的人們川流不息。他常想要是能讓菊花一日開,客一天來,那該多好啊!後來,他灌園澆菊時,自語祝願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日來。”說來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爭奇鬥妍地一齊盛開了,客人們也都在那天來了,望著五彩繽紛、芳香四溢的滿園菊花,吟詩作賦,都誇菊花有情,不負陶公心。親朋好友相約,年年重陽來賞菊,重陽賞菊的習俗由此盛興。後人逐漸把這時節的菊花特稱“黃花”,如毛澤東詞《采桑子·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登高當然是重陽節最古老最基礎的節俗。最高的是天,登高可以靠近天,便於溝通天人,先民崇拜和敬畏天,以登高的形式進行溝通。傳說黃帝就是在九月九日馭黃龍上天的,天後媽祖也是在九月九日升天成仙的。

在桓景的故事裏,登高是為了消禍避災,這是這項民俗最初始的內核,隨著文明的發展,辟邪避災的色彩逐漸淡化,求愉悅和祈增壽的主題越來越濃。在中秋節祈願“圓”,團圓,圓滿;在重陽節祈願“高”,百事高,步步高。“高”在年齡上就是“高齡”、“高壽”,與“九”——“久”,長久,都含有祈壽的意蘊,是老人的最大心願。

“高”與“糕”同音,就像以月餅的“圓”象征團圓一樣,重陽節以“糕”象征“高”,在某種意義中充當登高的心理替代。宋代以降重陽糕的花色品種日益繁富,有在糕上插菊花或剪菊彩裝飾的,有在糕上插紙旗以代插茱萸的。糕上插重陽旗可以引起在野外的感覺,成為重陽糕的標識,江蘇有些地方還舉辦重陽旗展覽,像元宵燈展那麽熱鬧。中秋節和重陽節一餅一糕原可比美,現在重陽糕應當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