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四重奏

北方還是柳色遙看近卻無,南方卻已嫩柳初染鵝黃色,清明節就要到了。品味這個中國節,在“中國心”底會泛起哀思的悵惘和春天的顫動。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一邊悲悼已故的生命,一邊喜迎新生的生命。且故且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邊淚下雨紛紛,一邊花開燦灼灼。且哭且歌。

啊,清明節,你是交織著哀思與生意的節日。

在氣候意義上清明節才是名副其實的春節,把春天的三個大節日都融匯在一起了。

首先是清明,它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在立春後15天、冬至後107天或108天。二十四節氣是考察太陽視運動而定的,與陽歷的關系相對穩定,所以每年清明總在陽歷4月4日或5日。因“萬物生長此時,皆清凈明潔(或作‘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其次,寒食節是在冬至後105天,總在清明前二、三天,其時要禁火,只能冷食,故謂之寒食。火對於遠古人類極其重要,遂有火崇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還有隆重的火把節,奧林匹克運動還有火炬傳遞,我們還說“薪火相傳”。鉆木取火伴隨人類很長時間,古代先民因季節不同而用不同的樹木鉆火,例如“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換季改火時要禁火寒食,遂成禮俗。此俗漢之後雖有稍歇,至唐而盛極,因與清明相連而相融。據《唐會要》記載:“開元二十四年(736)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寒食、清明連起來放假,而且具有法定節日的色彩。大歷十二年(777)進一步詔令:“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再次,上巳節是農歷三月三,至今三月三仍是西南許多少數民族的隆重節日,有的就叫它“迎春節”或“祭祖節”。寒食節跟火的關系很密切,上巳節則跟水的關系很密切。很有名的“曲水流觴”源出於水上祭祀。沐浴踏春也是重要習俗,蟄伏一冬之後與大自然擁抱,投入江河洗濯沐浴,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把這看作最快樂的事情。到唐代盛極,杜甫的《麗人行》一開頭就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當時的曲江池畔仕女雲集熱鬧非常。三月三鄰近清明,也就是在唐代,已完成了與清明、寒食的融合。王維的詩《寒食城東即事》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連詩題,寒食、清明、上巳都融匯一起了。

清明節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聽到“清明四重奏”:生命清明、家風清明、政治清明、生態清明。而其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是緬懷先人和已故親人,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和人倫情懷的典型表現。它的價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義,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諧天人。

生命清明——提升生命的文化

從《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可證,至遲在戰國時已有在墓地祭奠先人的習俗。唐代起,百姓越來越多在寒食時節祭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說明墓祭已是清明寒食共通的習俗了。到晚唐、宋代以後,禁火冷食之俗轉衰,“寒食”之名也漸衰,“清明”之稱逐漸取代之,與此同時,墓祭也成了主要節俗。

人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這是人類永恒的懸疑,這是潛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問。清明時節站在已逝親人墓前或骨灰盒前時,這問題就油然浮現:原先那麽親近的活潑潑的生命到哪兒去了?撫摸親人墓碑、骨灰盒,猶如撫摸親人軀體、靈魂,一面感受“生死兩茫茫”的悲愴,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澤,在生死的感悟中,靈魂震顫,受到洗禮和凈化,同時讓人們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腳步,佇立面對死亡,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清明節沒有元宵節的喧鬧,沒有端午節的紅火,清明節需要沉下心來,從清明節這本書中傾心領悟生命的意蘊和真諦。自己紀念先人,也希望後人紀念自己。當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後,留下什麽值得後人紀念?

清明節就試圖來處理生與死的聯系、連接、溝通,接觸到對人的終極關懷,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識的中華傳統節日。

在中華文化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是上帝造人,人是娘生父母養的,是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所以華人特別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謂“慎終追遠”的“追遠”,就是一代一代追尋上去,追本溯源,尋根問祖,認祖歸宗。這就是尋根意識,敬祖意識,“祖宗崇拜”。在紀念祖先時,古與今,陰與陽,祖先與子孫,精神相融貫,加深了代與代之間相生相養的倫理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