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火樹銀花鬧元宵

從星祭到燈節

元宵節是新年正月的第一個月圓之宵,故稱為元宵、元夕、元夜。

遠古先民把四時變易、日月遞熠、列星隨旋,都看成是“天”的自然表現。人類仰望夜空,就見到星星眨眼、月缺月圓,感到很神秘,產生崇拜。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以夜觀天象,來揣測即將發生的大事。三國時期,吳國就有了古星象圖,人們在星空中發現了1465顆位置相對固定的星星,並為星空劃定了固定的區域,被稱為二十八宿。這二十八星宿圍繞著天體,並不停地運轉。晝夜交替,月亮圓缺,春夏秋冬的變化,與之有密切的聯系。浩瀚無邊的星空,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從而有了祭祀。有的則由祭祀發展為民俗節日。

元宵節的起源眾說紛紜,究其蹤,最早大概與古代先民的星祭有關:以燃燈的方式祭星,祈求以北極星(太一星)為代表的星辰的護佑。祈願不外兩方面:人的自身生產——生育;人的物質生產——農桑。由此後世又衍生出一些民俗活動:“摸釘”、“走橋”、“走百病”屬於前一方面的祈願;“迎紫姑”、“照田蠶”屬於後一方面的祈願。

燃燈祭星發展為燃燈擬星,地上燈與天上星交相輝映,人星交悅。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發展夜間的群體性遊樂,在無電的時代,天空的星月就是最大的資源,於是,星月的祭祀意義逐漸減淡,賞玩的成分逐漸增加,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宵——元宵,便成為最佳選擇,在西漢已受到重視。因以地上燈與天上星相輝映為特色,故又稱燈節。此有別於中秋之月節。

為豐富燈展,將謎語懸於燈,供人猜射,遂發展出燈謎。這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種文娛形式,猜出時會心一笑,益智益心,老少鹹宜,雅俗共賞。《紅樓夢》寫賈府過節常有猜燈謎活動。如今中央電視台還舉辦“中國謎語大會”呢。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又發展出現代的大型煙花,香港維多利亞海灣的煙花,廈門金門對放煙花,已成為新民俗。人們期望出現無汙染環保型的煙花爆竹。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舉辦“清明上河圖”花燈。台灣等地海邊的放天燈越來越普遍,氣球燈也頗受歡迎。放河燈也有進入。燈節越來越豐富。

燃燈擬星之外還以湯圓擬星。南宋周必大《元宵煮浮圓子》詩有句:“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浮圓子即湯圓,以珠喻之,浮湯水中,似星燦雲裏,明顯以湯圓擬星。就像月餅之於中秋,湯圓也是元宵節的有象征性的應節食品,於是徑稱元宵。1916年元旦袁世凱篡權登基為“洪憲皇帝”前,北京的警視廳通令全市賣元宵者,改“元宵”為“湯圓”,並在店鋪前書寫“湯圓”二字,以便市民叫買。原來,袁氏親信認為“元宵”音同“袁消”,於新皇帝不吉,因而改“元宵”為“湯圓”。

2006年起,元宵節被國家列為“七大傳統節日”之一。

說起這事筆者還有一段經歷呢。2005年筆者參與中央文明辦調研組主編《我們的節日》一書,也參與中央電視台制作《我們的節日》系列電視片,元宵節原只作為春節的一部分。2006年2月筆者到山西晉中考察元宵節回京建議:元宵節應單列為重要節日。央視接受建議單獨制作了元宵節一集,中央文明辦也接受建議在《我們的節日》學生版中增加上元宵節。這年9月公布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第二十九條明確寫道:“充分發揮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民族節慶的作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至此,繼七夕節之後元宵節也進入我國“七大傳統節日”。

鬧元宵——中華民族的狂歡節

如果說除夕和大年重於家庭團圓、家族親友的團聚,那麽,元宵節則是社會性的大活動,群眾性的大狂歡,是冬閑過年期間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的大檢閱。據傳漢文帝就起意正月十五要“與民同樂”,讓家家張燈結彩,以後成為傳統。

唐代城市實行坊巷制度,入夜由金吾(掌管京城戒備防務的官)夜禁,禁止宵行。唐代正月十五前後三夜,“金吾不夜禁”,讓民眾觀燈遊樂。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在宮外立20丈高的燈輪,上結燈彩5萬盞,“百裏皆見,光明奪月色”,燈輪下有千余少女載歌載舞。歷代相沿,不僅宮廷,府州縣衙前也用燈彩堆疊成山,像傳說中海裏巨鰲的形狀,稱為鰲山,讓百姓觀賞,以示與民同樂。宋代城市發展,不行宵禁,而且焰火發達,皇宮觀燈的高潮是放焰火,府州縣也仿效。《水滸全傳》第33回“宋江夜看小鰲山”寫宋明時代山東青州一個“三五千人家”的清風鎮元宵節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