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5架美國轟炸機在中國迫降……(第4/5頁)

但他們當時不知道,他們的這些好意,最終卻給他們的恩人帶來了大麻煩。

8

因為本土被轟炸而惱羞成怒的日本人,最終決定在1942年5月發動“浙贛會戰”。

而日本人進攻的一大目的,就是要摧毀浙江沿岸的中國機場,防止類似的轟炸東京事件再度上演。

而另一個目的,就是報復。他們大肆搜查美國飛行員迫降地點周邊的中國老百姓家裏,凡是發現有美國飛行員留下的任何東西的,這個村莊的所有人就被集體屠殺。

在江西撫州南城縣,當地的中國老百姓曾給美國飛行員提供過食物,日本士兵便逼著當地人吃糞便,接著讓這些人前胸靠後背地站在一起,然後開槍射擊,只為看看一顆子彈究竟能穿過多少個人的身體。最終,這座縣城在日本人的奸淫擄掠之後,被燒成灰燼。

加拿大傳教士比爾·米切爾當時在教會救濟中國委員會任職,他曾統計過日本戰機對杜立特他們原定的著陸點——浙江衢州造成的破壞:日軍一共進行了1131次轟炸,造成10246人死亡,27456人無家可歸。日本軍隊還摧毀了當地62146間房屋,搶走了7620頭牛,焚毀了三分之一的農作物。

這是在中國戰區作戰的盟軍飛行員飛行服後背上的身份標識,他們在敵後迫降後只要向中國百姓展示這個標識,就會得到救助和掩護

日本人還嫌這樣的報復速度太慢。

在轟炸之後,日軍的731細菌戰部隊開始在各個村鎮中投放炭疽、瘟疫、霍亂和傷寒病毒,據統計,死於日軍屠殺和細菌戰的中國老百姓,高達25萬人。蔣介石曾給美國政府拍去一份電報,稱“杜立特空襲”讓中國付出了25萬條生命的代價,當美國飛行員撤到中國沿海地區後,日軍對那裏發動了攻擊,“屠殺了每個男人、女人和孩子”。

但是,在“杜立特空襲”之後,隨著美國“飛虎隊”的逐漸活躍,中國大地上各處依舊出現迫降的美國飛機和幸存的美國飛行員。中國老百姓並沒有被日本人的血腥屠殺嚇倒,所有的美軍迫降飛行員,無論落在淪陷區還是半淪陷區,只要附近有中國的老百姓,就立刻能得到他們的冒死幫助。

日本人用各種辦法威逼和恐嚇過中國老百姓,不準他們幫助美國飛行員,但沒有人因為膽怯而退後一步。

1992年4月18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喬治·布什在“杜立特空襲”五十周年紀念儀式上說了這樣一段話:

“在轟炸以後,那些善良的中國人不顧自己的安危,為我們的飛行員提供掩護,並為他們療傷。在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我們也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做出的人道主義努力,是他們的幫助才使我們的飛行員能夠安全返回。

“‘杜立特空襲’雖然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但這些英雄一直受到美國人民的敬仰和尊重。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做出的偉大功勛,也永遠不會忘記為自由和正義事業做出貢獻的中國人。”

饅頭說

今天的這篇文章,其實說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16架美國轟炸機轟炸日本的故事。

第二個,其實是美國飛行員迫降中國後,得到中國老百姓幫助的故事。其實每一隊機組成員受到中國百姓幫助的過程,都是一段故事,有驚險,更有溫暖。

戰爭年代,最無力、最孱弱的,其實就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但也正是在戰爭年代,普通老百姓的那種堅韌、勇敢和無畏,會更凸顯出來,甚至一點兒都不比手裏拿著武器的士兵遜色。

當自己的家園面臨被侵略的危險時,子弟兵是頂在最前面的那堵墻,而百姓則是墻下堅實的土壤,是士兵們的職責和使命,也是士兵們的動力和根基。

就像電影《敦刻爾克》裏那個觸動無數人的鏡頭:看到海平面上出現了無數普通英國民眾駕駛著各類船只跨海而來,指揮官把望遠鏡放了下來,旁邊人問他看到了什麽,他輕輕吐出一個單詞:

“Home.”

讀者評論

會做軟裝的食上社社長Luzy:2012年“杜立特空襲”70周年紀念,美國杜立特轟炸者協會特意邀請了浙江衢州江山的村民廖明發前往美國。他的父親廖詩原,正是當年救下3號機領航員沃朱克(Charles John Ozuk)的人之一。衢州江山是什麽地方?是“三毛一戴”(毛人鳳、毛萬裏、毛森、戴笠)的故鄉……

煙小火:老百姓真的非常簡單,那個年代可能不論你是哪國人,只要說,我也是打鬼子的,老百姓一定傾囊相助,哪怕自己有的也只是那麽可憐的一點點……以他們的腦袋,並不會認真地思考分析,我幫了你,將來可能會遭到什麽樣的折磨。這不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這是民心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