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神秘的超級大爆炸(第2/3頁)

人們只能繼續探索這場超級大爆炸的原因。

4

“二戰”結束,世界和平,探索“通古斯大爆炸”之謎的科學家也越來越多。

當然,各種推測的想象力也越來越豐富。

1965年,三位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解釋——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從太空降到地球來的一種“反物質”造成的。他們推測這種“反物質”是“反隕石”。在他們的調查報告裏說,1908年6月30日這一天,一個由“反物質”組成的隕石意外地闖入了地球並導致了這場災難。他們認為:0.5克“反鐵”與0.5克鐵相撞,產生的威力就足以超過在廣島爆炸的那顆原子彈。

與“反物質說”類似的,1973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傑克遜(Jackson)和賴安(Ryan)提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個小型的黑洞通過地球引起的。他們甚至測算出了黑洞的重量:約1023千克,還測算出了這個黑洞是從冰島和紐芬蘭島之間的大西洋某地穿越的。但既然是一次穿越,就會引發兩場爆炸,另一場爆炸卻根本沒有記載。而且,根據霍金的理論,黑洞的質量越小,蒸發越快。一顆1噸左右重的黑洞,在到達地球前就應該蒸發幹凈了。

相比之下,“彗星說”倒是更讓人信服一些。

第一個提出“彗星撞擊說”的,是蘇聯科學院院士彼得洛夫。他推測這顆彗星來自太陽系,由稀松的雪團組成。它以每小時4萬公裏的速度沖破大氣層,由於摩擦產生過熱的氣體,所以這種氣體一接觸地面,就發生了威力巨大的爆炸。而因為彗星很快蒸發完了,所以在地球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但這種方法還是面臨一個問題:只有推測,沒有證據。

5

近年來,一些對“通古斯大爆炸”的研究,還是漸漸回到了最初的第一種推測:隕石撞擊說。

蘇聯科學家測算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一個不明物體在距離地面7公裏左右的地方爆炸所形成的;意大利核物理學家用重同位素法測試出,1908年被爆炸擊毀的冷杉樹,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遠遠高於其他年份樹木該微量元素的含量,而這些微量元素不可能源於地球;美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裏,用計算機模擬出了隕石撞擊地球產生大爆炸的真空效果,大致和“通古斯大爆炸”後的效果吻合。

1988年8月的《地學學報》(Terra Nova)雜志,刊登了以加斯佩裏尼領銜意大利科學小組的考察結果:他們可能找到了一個隕石坑。

加斯佩裏尼宣稱,他們用3D聲呐技術,對距離通古斯大爆炸震中8公裏的契科湖進行了掃描,然後吃驚地發現:在湖底有一個大坑。

作為博洛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地質學家,加斯佩裏尼認為,契科湖的湖水將撞擊通古斯地區的天體之一所形成的大坑給填滿了——這也解釋了庫裏尼當初沒有發現隕石坑的原因。

契科湖實景照片

契科湖湖底的3D聲呐照片

但另一個俄羅斯研究小組表示,經過研究,契科湖可能形成於1908年以前。

不過在2013年,烏克蘭的一個科學小組,宣布從通古斯地區的淤泥裏找到了只有隕石才含有的一些細小碎片元素。

這場大爆炸的成因,目前基本被框定在“隕石說”。

6

對於“通古斯大爆炸”的成因,民間還有一個流傳頗廣的說法。

那就是,有一個人憑借一己之力,制造了“通古斯大爆炸”。

這個人,就是已經成為“半神之體”的尼古拉·特斯拉。據說“通古斯大爆炸”只是他進行的一次交流電實驗而已。

特斯拉無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但經過近幾年互聯網傳播的疊加效應,這位原本應該被客觀對待的天才,頗有些被“神化”的傾向——他的“神跡”從交流電開始延伸,到“通古斯大爆炸”,到阿波羅探月,甚至到了人類太陽系的探索。(特斯拉的故事請參看本書收錄的“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還是人?”)

但至少,現在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表明,特斯拉與“通古斯大爆炸”有直接關聯。

不過,也正是因為連特斯拉都被牽扯進去了,才更突顯出了“通古斯大爆炸”的神秘和吸引力吧。

饅頭說

說到“通古斯大爆炸”,還有兩次和它齊名的爆炸,並稱“世界三大神秘爆炸事件”(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和印度“死丘事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可能會有人說,費那麽大工夫去查這種事情幹什麽呢?過都過去了,我們不都是還過得好好的嗎?

但我覺得還是挺有必要的。

如果“隕石說”成立,據測算,擊中通古斯地區的那塊隕石如果再晚5小時進入地球大氣層,那擊中的就是莫斯科。而像“通古斯大爆炸”這樣級別的不明物體撞擊地球的概率,科學家測算下來,覺得可能比我們預想的要高得多——大概兩三千年就會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