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醫生,卻奪走了40萬人的生命

我們常常會把醫生稱為“白衣天使”,因為他們懸壺濟世,因為他們救死扶傷。

但如果有一些人,頂著一個“醫生”的頭銜,做的卻是連地獄惡魔都可能做不出來的事呢?

1

1944年,伊娃姐妹和全家人被抓了起來,送進了一座集中營。

那一年,伊娃10歲,她和家人是在羅馬尼亞的一處猶太人區被捕的。

她們被送去的集中營的名字,叫奧斯維辛。

每天早上5點,伊娃和她的妹妹米莉亞姆就被叫起床,6點接受點名。在吃完早餐後,她們就開始被用來進行各種人體試驗。

令伊娃印象很深的是,每周有三次,她們姐妹的衣服會被脫光,站在一個房間裏。在此後長達8個小時的時間裏,她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會被一位醫生仔細研究——據說,他是要了解雙胞胎的不同之處。

也是一周三次,伊娃要被強行抽血。醫生從她左臂抽出大量的血,由於失血過量,伊娃經常會暈過去。後來伊娃知道,這正是那名醫生的目的——他想知道,一個人在失去多大劑量的血液後還能繼續存活。

每周,伊娃會得到一次洗澡的機會。醫生會給她一塊肥皂,讓她和妹妹去淋浴間洗澡。那是一段短暫的快樂時光,直到後來,伊娃才知道——她所用的肥皂,都是用人體的脂肪做成的。

約瑟夫·門格勒

讓伊娃刻骨銘心的那個德國醫生,名叫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

1985年5月24日,美國、以色列和聯邦德國三個國家對門格勒發出聯合通緝令,表示一定要將他繩之於法。

因為在“二戰”期間,由門格勒親自動手或由他批準殺死的人,一共有400000人——你沒看錯,就是40萬人。

2

1911年3月16日,約瑟夫·門格勒出生於德國岡茲堡,父親原來是國家人民黨的老一輩黨員,後來成為納粹的忠實擁躉。

門格勒是家族的長子,但他學醫還是出於偶然,因為他的弟弟早已表現出了過人的商業天賦,所以他需要去學另一門學科。

1935年,24歲的門格勒在慕尼黑大學拿到了他的第一個博士學位,三年後,他又拿到了自己的第二個博士學位。在此期間,他曾在萊比錫大學醫院兒科進行了4個月的學習——後來有人猜測,那段實習的經歷讓他養成了微笑的習慣,以及對兒童的“偏愛”。

1938年,門格勒被吸收進了納粹黨衛軍。黨衛軍有充足的理由招納這樣一位優秀人才,因為門格勒的第一篇博士論文就是關於人類學的,題目叫作“對於四種種族人類的前下腭部分的種族形態學研究”,第二篇是一篇標準的醫學博士論文。

當希特勒正在為怎樣證明“雅利安人種是最優秀的人種”而發愁的時候,門格勒的專業知識恰恰是納粹團隊所需要的。

不過,報國心切的門格勒還是先參了軍,並隨部隊一起參加了1941年的蘇德戰爭。在一次戰鬥中,門格勒負了重傷,隨後被評定為“無法參加戰鬥的人員”,從此他遠離了戰場。

這對門格勒本人而言可能是一種幸運,但對這個世界上另外幾十萬人而言,是一個天大的噩耗。

1943年5月,門格勒作為主治醫官之一,被派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

3

門格勒是因為奧斯維辛的吉蔔賽人營醫生因病退役而“替補”進去的。

但是,他很快就晉升到了整個奧斯維辛集中營醫官的領導層,因為他在短時間內的“功績”讓所有同行刮目相看——他消滅了整個吉蔔賽人營。

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決定一名囚犯,甚至一批囚犯的生死往往只需要幾秒,他們只需要讓那些人出列,進入毒氣室就行了。但是門格勒並不是這樣,他喜歡和自己的“獵物”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身世,然後再做出決定。

他總是戴著白手套,踩著擦得鋥亮的軍靴,穿著燙得非常平整的納粹制服,頭發梳得一絲不苟,微笑著,溫和地詢問犯人問題。幸存的集中營犯人回憶起這一幕時都感覺到毛骨悚然,尤其是對唱片機裏播放的音樂感到全身戰栗——門格勒喜歡在詢問他們問題時,用唱片播放旋律優美的音樂。

然後,門格勒就開始展現自己的優雅和“潔癖”。

比如,只要犯人身上有斑點或小疤痕,就統統被送進毒氣室;只要犯人的身高不在他劃定的身高區間內,就統統被送進毒氣室。

當然,他認為自己這樣做是有目的的,因為他要挑選出那些“不適合進行勞動的人”,直接消滅。

納粹女軍官們正坐成一排,興高采烈地吃著草莓;而同一時間——1944年7月22日,150名囚犯被送進了集中營,這150名囚犯除了21名男人和12名女人被挑出來幹活以外,其他的人都被直接送進了毒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