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炊了,大家歡歡喜喜上墳去吧【寒食清明】

穿越到唐朝的一大好處,就是唐朝人特別豁達樂觀、爽朗、愛熱鬧、抓緊一切機會享受生活。就說咱們現在體驗的這些古老節日,在唐朝以前,很多都是為了紀念、追思、標志農時或驅邪趨吉等,但是到了唐朝人手裏,一個接一個地全都變成大家開心娛樂享受美食美景美人的時光。

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寒食節”和“清明節”了。至少說到“清明節”,大家應該還都有個概念,知道這是給過世的親友上墳掃墓的日子,但您知道喪心病狂的唐朝人在這一天都幹些啥嗎?

咱們這就穿越過去看一看。客人您等等,手別那麽快,您看,落地時間設置錯誤了吧。

您問哪兒錯了?這不是設的四月五日清明節嗎?大哥,這“四月五日”是指陽歷、西歷、公歷、格裏高利公元紀年的“四月五日”,現代我們放清明小長假按這個時間放。可是在唐代,人家是按農歷、夏歷、陰歷來紀年月日的。在唐朝,“清明節”大都是三月上旬,“春分”這個節氣之後的第十五天,有時候甚至比“三月三上巳節”還早,所以到了後來,漸漸的“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就合三為一了,後世統稱是“清明節”。

“上巳節”我們前面已經體驗過了,這回要去體驗的是“寒食節”“清明節”。

“寒食節”是怎麽回事,其實也有好多人都聽說過,基本就是晉文公和介子推這一對君臣之間的恩怨情仇愛恨虐戀。君主落難時臣子割股相救,領導發達富貴了就把窮兄弟忘了,結果窮兄弟一生氣跑進深山裏躲著不出來,再怎麽蒙主寵召也傲嬌拒絕,最後鬧到君主放火燒山,偏執狂臣子抱著棵柳樹寧死不相見的地步,最後為了紀念這“忠臣”,大家以後在燒山這一天都禁止生火,還編柳條圈、插柳種柳來紀念介子推。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但是據專家考證,其實“寒食節”的起源並不是它,而是周朝末期因為星象學說而產生的“禁火”習俗。按照古人“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的思想,火這個東西保存燃燒了一整年,特別是經過漫長的冬季,它也會疲累浸惡,需要像植物動物一樣繁殖重生。所以在春天,大家要把“舊火”統一滅掉,為保證滅得幹凈,這個滅火時間長達一至三天。

“寒食”結束以後的第一天就是“清明”,在這一天,宮廷裏要向外頒賜“新火”。宮裏的小奴們在殿前一字排開,每人一套家夥,現場在榆木上“鉆木取火”,第一個取火成功的,皇帝會賞賜他三匹絹、一口金碗。隨後這火種被大家用榆木或柳木條引燃,分送出宮,賞賜給近侍大臣,以示皇恩寵眷。得到宮內“傳火”的人家會把木條插在大門旁邊,誇耀整日,所謂“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官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注53]。

宮內“傳火”有限,平民百姓家就別想了,老老實實自己弄新火種吧,這也是一項技術活兒呢。

所以穿越到唐朝的寒食節以後,您的第一感覺是什麽?冷?沒這麽誇張啦,即使在長安,農歷三月的日間平均氣溫也有十幾攝氏度了,唐朝首都居民這時候都爭先恐後地到戶外活動呢。多穿件衣服,身上不會有太大感覺的,但是您的肚子裏恐怕已經開始嘰裏咕嚕作響了吧?

去廚房看看,冷鍋涼灶,煙氣不起,平時無論什麽時候都保存著火種的爐炭這時候也完全熄滅。別說做飯了,您想給自己燒口熱水喝都沒門兒。您問那“寒食節”期間唐朝人都吃什麽?難不成大家一起絕食三天?

當然也不會。您揭開灶上這瓦罐瞧瞧,滿滿一罐子稀粥呢!這可不是普通的白米粥,人家有個專門名稱叫“餳大麥粥”。您趁人不注意嘗一小口,粥裏有大麥的醇厚味和杏仁的香苦味······我說客人您別舀了一勺又一勺喝起來沒完,這“餳大麥粥”的正經吃法可不是這樣的。

作為寒食、清明節的特色食物,“餳大麥粥”的做法和吃法都相對復雜。先將大麥(或者粳米)熬成漿,煮熟,再把杏仁搗碎拌進去,冷凝以後切成塊狀,分給大家吃,吃的時候澆上麥芽糖稀。還有一種“幹粥”,是把麥粉、粟粉、米粉炒熟,加水調成糊糊吃,有點像後世的“面茶”“藕粉”“黑芝麻糊”這些東西。

您說怎麽都是稀的?您快餓死了,需要點兒幹糧填肚子。也有也有,看這邊這一籠“子推蒸餅”,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命名的,但它其實就是“棗糕”,把棗子捏在面裏上籠蒸出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模擬介子推老兄被燒熟在山上的模樣……您覺得這玩意兒太粗糙難下咽?呃,寒食節也有高級食物,叫“寒具”,這東西一直流傳到現在,但大部分地方已經管它叫“饊子”了,是用蜜調水和面,抻成一束束細面條,盤旋彎曲起來下油鍋炸,炸得金黃酥脆一碰就斷,吃到嘴裏又香又甜入口即碎。食用油在唐朝是貴重的東西,“寒具”大概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