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具的分類

儲藏具

儲藏具主要用來儲藏食物原料和食物成品,包括甕、罐、倉、瓶、壺、菹甖等。

盛食具

盛食具是進餐時候用來盛放食物的器具,相當於現在的餐具,主要有以下的幾種:盤、盆、碗、盂、、豆、敦、俎、案等。另外,還有既可以作為炊具又可以作為食具的鼎、鬲、甑等。

盤: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廣泛使用陶盤作為盛食器皿,盤有陶、銅、漆木、瓷、金、銀等多種質料。

盆:比盤大而且深。

碗:碗像盤但是比較深,形體稍小,是中國炊食用具中最常見的器皿。碗最早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歷久不衰且品類繁多。

戰國·陳侯午簋

盂:盛裝液體的敞口器具。

:陶制的器具,形狀像盆而較小。

豆:盤下有高腿的稱為“豆”。豆是木質的,陶質豆稱為“登”,竹質的豆則做“籩”,都是盛食的器皿。豆一般是盛裝肉食的,多用於祭祀場合。

俎:是平板下安有足的器皿。俎既可用來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因此後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成語。俎有石俎,也有青銅俎。

案:形態功用與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食案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案面長而足高,可稱幾案,既可作為家具,又可用做進食的小餐桌;另一種案面較寬,四足比較矮小或者沒有腿。案上可以放盤、碗、杯、箸等器皿,它是專門用於吃飯時擺放東西的器具,可稱為蒮案,形同今天的托盤,多為陶質和木質。

簋:是青銅質圓形兩耳帶足的大碗。青銅器產生之前,此類器物是陶質或竹木質,被稱為“塯”,或稱“土簋”,功能和碗一樣。簋是專門盛放素食的器皿,經常和鼎連用,並且經常以偶數的形式出現,用來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秦漢之際,作為實用器的簋已不存在。

夏·陶鼎

盒:是兩碗相扣的器具。盒最早產生於戰國晚期,在西漢早期和中期比較流行,有的盒內分許多小格。自西漢至魏晉,流行於南方地區。盒的質料有陶質和金銀質、漆質等。

敦:專指一種青銅質的盛食器,呈圓球狀,上下均有環形三足(或把手)兩耳(或無耳),一分為二,蓋反置後為足,與器身完全相同,用來盛裝黍、稷、稻、粱類谷物食品。敦在商周兩代時比較流行,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已經基本消失。

鼎:在新石器時代,有陶質的鼎。到夏商周時期,鼎也變為青銅器皿,用來烹煮和存放肉類食物。鼎有圓形和方形,圓形最為常見。鼎多作為禮器,是地位和等級的象征,最高的“天子”使用九鼎,所以“九鼎”又作為國家的象征,有“一言九鼎”之說。鼎最早出現於黃河中遊,距今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了。

鬲:鬲最早是用來煮粥和盛放粥的器皿。新石器時代有陶鬲,青銅鬲則出現於商代早期,盛行於西周和春秋。鬲後來的作用也發生了改變,只用於盛放粥了。

魯伯愈文鬲

甑: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來蒸飯的器皿,它的鏤孔底面相當於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組合起來才能使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自新石器時代晚期產生後,甑便綿延不絕,今天的廚房中仍能見到它的遺風。

釜:古代寫作”!“,實際就是圓底的鍋,它產生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商周時期有銅釜,秦漢以後則有鐵釜。帶耳的鐵釜或銅釜叫作“鍪”。釜單獨使用時,需懸掛起來在底下燒火,大多數情況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是用來煮飯的器皿,故有“釜底抽薪”的成語。這也可以看出“釜”是吊起來使用,在它的下面加火以煮制食物。

飌:這是一種復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燒水煮湯,上部蒸幹食。陶畓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有青銅!,秦漢之際有鐵!,東漢之後,飌基本消失。

":將鬲的上部加長並做出流,一側再安裝上把手就成了”,有三個空心足。“是中國古代炊具中個性最為鮮明獨特的一種,只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發現。同鬲一樣,“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裝流質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而顯得功能更齊全。

取食具

取食具是指用來攝取食物進餐的器具,包括匕、箸、刀、叉等。

匕:就是吃飯用的餐匙,即勺子。匕在新石器時代有骨質的,到青銅時代,逐漸被青銅匕所代替。匕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裏有很典型的骨勺子,是用骨頭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