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使用的植物香料

人類使用香料,無論是東西方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香水(Perfume)一詞在拉丁文中的本意是“穿透煙霧”,這種詩意般的解釋除用它來去除身上的異味外,還用在神聖的儀式上。埃及歷史上記載了許多使用香精和油膏的史實,不過這些香料主要是用於沐浴及沐浴後。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的香水使用已日趨普遍,埃及艷後克婁巴特拉奧就經常使用15種不同氣味的香水和香油來洗澡,甚至還用香水來浸泡她的船帆。古埃及的國王或貴族死後,要用香料裹屍,使之永存。古埃及時期,在公共場所中不塗香水是違法的。古希臘婦女在宗教儀式上也要撒潑香水。古羅馬人則喜歡把香水塗在任何地方,如馬的身上,甚至造墻的砂漿中。

我國也有著悠久的香料文化。周代的金銘文有纒鬯之賜,纒是黑黍,鬯是香料。《說文解字》解“鬯”:“以纒釀郁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說明“鬯”是一種以黑黍為酒,再加上香料的祭酒。纒鬯經常名列賞賜禮單之首,足見其貴重。

在先秦典籍中也有纒鬯的記載,《詩經·大雅·江漢》:“厘爾皀瓚,纒鬯一卣。告於文人,錫山土田。”張湘澤譯為:“賞你玉柄龍口杯,黑黍香酒賜一壇。告祭你的祖先們,賜你名山與土田。”《尚書·洛誥》中有:“以纒鬯二鹵,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有:“纒鬯一鹵,虎賁三百人。”說明香料的作用是多樣性,既有生活的用途,也用於神聖的儀式。

我國古代的用香,非常講究各種香料的配合,以形成種種不同的香氣,達到不同的效果。所使用的植物香料主要有:檀香、丁香、龍腦香、沉香等。主要是從植物的枝、葉、花等部位采集的植物精油、香樹脂和樹膠等制成。

中國發明熏香的歷史也很早。《西京雜記》有長安巧工丁緩“作九層博山爐”的記載,表明我國在漢代就用香爐焚燒香料了。至於寺院焚香尤為典型,不但可以使進香者沉浸於悅法的境界,還可以用“香火因緣”來說明彼此投機的宿世緣分。在寺院使用的香料中,有一種香叫作篆香,又稱百刻香。它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寺院常用其作為計時器來使用。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就曾制出過精巧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

我國古代使用各種香料制作面脂、護發香澤等化妝用品,將香料用於美容的歷史也很悠久。唐朝的《香乘》一書中,還記載有貴族婦女經常各自帶著香料比較優劣,稱之為“鬥香”。

早在漢代,古人就將植物香料用於醫藥保健方面了,名醫華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藥物制成香囊,懸掛在居室內,用來預防“傳屍疰病”,即肺結核病。而且香除了外用,還可以內服。明代醫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用“線香”入藥,並且將植物香料即香藥分為三類計127種。

古人還常用香餅熏衣增香防黴,用香末置於書櫥畫甑中驅蟲防蛀。據蔡質的《漢宮典職儀式選用》載:“尚書郎、女侍史二人潔衣服,執香爐燒熏。”而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丞相楊國忠,用沉香為閣,檀香為欄,用麝香和乳香拌泥飾壁,用以驅蟲防蛀,連皇宮中的沉香亭都不及。

我國悠久的香料文化從歷代所著的香譜中也可見一斑。漢代有鄭玄輯著的《漢宮香方注》,隋朝有楊廣編寫的《隋煬帝後宮香藥方》,五代時留下孟昶的《後主香藥方》,明代有高濂的《遵生八箋·論香》。縱覽中國古代的香文化,皇宮貴族是香料及制品主要消費者。

沉香

沉香,又叫作“沉木香”、“水沉香”。按古書記載,沉香主要產於天竺國(今印度等地)和今天的中國海南、廣州等地。天寶二年(743年),陜郡太守韋堅為唐玄宗精心安排了一次全國特產物資大博覽,其中就有廣東的沉香。明清時期,廣東藥材業大發展,形成了沉香和龍涎香等藥材及成藥市場。

至於沉香的來源及命名,葉廷皀的《海錄碎事·飲食器用》中有:“沉木香,林邑國土人破斷之,以歲年朽爛而心節獨在,置水中則沉,故名沉香,不沉名棧香。”宋代寇宗《本草衍義》和張師正的《倦遊雜錄》裏則記載了采集沉香的辦法:“山民入山,見香木之曲幹斜枝,必以刀砍成坎,經年見雨水所漬,結香後以钜取之,刮去白木,其香結為斑點,亦名鷓鴣斑,燔之甚佳。”這是一種切斷樹脂道,促進沉香樹脂溢出凝聚的人工結香法,既可以提高產量質量,又不毀壞林木。這種保證主幹再生斜枝的可持續利用的方法,積澱了古人科學而又簡單易行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