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建築

佛寺

寺廟是我國佛教建築之一,是中國宗教建築的主要類型,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佛塔、石窟被稱為三大佛教建築,這些建築記載了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宗教的興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一般認為,佛教是公元1世紀前後的東漢初年由印度傳入中國內地的,隨之出現了佛寺。當時中國建築體系已經形成,匠師們不但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藝術經驗,而且已建造過許多祭祀禮儀建築和高層樓閣。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石窟寺等,從一開始就受到這些傳統因素的影響,與佛教中國化的進程相適應,佛寺的中國特色也逐漸加強。

佛寺建築采取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院落式布局。寺中的單體建築除了某些磚石結構的塔以外,也大都采取了木結構建築方式,而磚石塔也大多模仿木結構建築的形象。因而使佛寺的藝術面貌在整體上和世俗建築沒有太大差別,除了殿堂裏的佛像、宗教陳設、壁畫和裝飾的宗教題材以外,佛寺建築本身與宮殿、衙署、住宅等十分相似。

中國最早的佛寺建築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洛陽白馬寺,是由原來接待賓客的官署鴻臚寺改建的。東漢末年,笮融在徐州建造了規模很大的佛寺浮屠祠。經三國到南北朝,由於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社會動亂,再加以統治階級的提倡,佛教和佛寺發展很快,僅北魏統治範圍內,孝明帝正光(520-525年)以後,就建有佛寺3萬多所,僅北魏都城洛陽就有1300多所,南朝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也有500多所。

早期佛寺已經采用了院落布局,有兩種方式:一是以佛殿為中心,和一般世俗建築沒有多大不同,主要見於中小型佛寺或由官署、住宅改造而成的佛寺;二以塔為寺院中心,在大型的新建的佛寺中較多,如東漢白馬寺、浮屠祠和《洛陽伽藍記》中記述的北魏洛陽永寧寺。

按《後漢書·陶謙傳》記載,徐州浮屠祠中心一塔,“堂閣周回”,可以容納三千多人。永寧寺中心木高達九層,據稱遠在十裏外就可以看見;前為寺門,後有佛殿,四周廊廡,有僧房樓觀一千余間,院墻覆瓦,四面各開一門。中心塔式寺院來源於佛教徒繞塔旋轉以示崇敬的戒行禮儀要求。

隋唐以後,佛教更重義理,為滿足宣講義理的需要,以佛殿和法堂等殿堂建築為主的布局更見盛行,寺內不一定有佛塔,即使有也常常建在寺的後部和中軸線以外的別院。唐代都城長安有佛寺約百數座,一般都很大,有的大盡一坊之地,規模宏偉,連《唐會要》也稱其“僭擬宮殿”。唐代後期,佛寺發展更快,與皇帝發生了經濟矛盾,唐武宗下詔“滅法”,一次即拆毀官寺4600余座、私寺4萬余座。這也可見當時佛寺建築之盛。

佛塔

現存的佛教寺廟絕大多數是明清時期建立或重建的,據統計,總數有數千座。布局大都是正中路前為山門,山門內左右為鐘鼓樓,正面為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是大雄寶殿,再後便是藏經樓。正中路左右布置有僧房、齋堂等建築。一般寺院都有大雄寶殿,是寺院內最主要、最龐大的建築。

如今,中國佛寺除了仍舊是宗教活動的場所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和旅遊建築的性質了。

我國的古塔大都是屬於宗教建築,一般稱佛塔。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譯略寫,有時又借“Bu-ddha”(佛)的譯音浮屠、浮圖,是隨同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入的。“塔”的原意是墳墓,早在釋迦牟尼以前就已存在。釋迦牟尼死後,遺骨分葬在多座“stūpa”中,從此“stūpa”就具有了宗教紀念意義。

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時,中國的木結構建築體系已經形成,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藝術經驗,建造過迎候仙人的重樓,當時人們又常以神仙的概念來理解佛。所以,佛塔從很早起就開始了以傳統重樓為基礎的中國化過程。中國的重樓成了塔的主體。這種塔屬樓閣式。塔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密檐式,多為磚石結構。密檐式的各檐也是對重樓各檐的模仿。

唐代以後,以佛殿為主體的佛寺布局漸占優勢,塔多數置於殿後或在中軸線以外,這和佛教向注意義理的方向發展有關。唐宋以前的樓閣式塔大多是木構建築,但由於木塔不易保存,又創造了磚石建造仿木塔形式的樓閣式塔。

五代宋遼時期的塔遺存至今有很多,方形平面已極少見,八角形最多。這個時期還留下了一座古代僅存的樓閣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在南方,還流行了磚身木檐的混合結構方式。塔的細部造型已漸趨細膩,並更多地表現了地方風格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