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

“詩佛”指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王維(701-761年),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王維少年時就富有文學才華。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考取進士,因故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升為右拾遺。兩年後,張九齡罷相,王維受到牽連,被迫出使塞上,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回到長安。安史之亂時王維被叛軍俘獲,被迫擔任偽職。安史之亂後,王維官降三級以治罪。唐肅宗乾元年(758年)間再度起用,先後任給事中、尚書右丞,人稱王右丞。王維的父親去世較早,母親信奉佛教,佛教信仰對王維的思想和詩歌創作都有極深的影響。因此,後世稱王維“詩佛”,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並提。

王維詩中最有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光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描寫山水之作如《終南山》《華嶽》描寫雄偉的山嶺,《漢江臨泛》描寫浩瀚的江流,《山居秋暝》表現秋山雨後的清新幽遠,《青溪》《過香積寺》《藍田山石門精舍》等寫深山之中溪澗或寺院的幽邃景象,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作有《贈裴十迪》《春中田園作》《新晴野望》《渭川田家》《田家》《淇上田園即事》《田園樂》等,勾畫了農村平凡而美麗的日常風光。王維把農家生活寫得非常和平寧靜,將田夫野老刻畫成悠閑自得的隱士形象。他的大多數山水田園詩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特別喜歡表現靜謐恬淡的境界,從中流露出閑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和閑逸灑脫的情趣,以這些詩句來表達自己對閑適生活的喜愛和向往。

五言絕句《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輞川集》二十首是王維描寫隱居幽勝的組詩,大多寫得很精致,有如精美的小幅繪畫。這些描寫隱居生活的詩篇也常有出色的寫景片斷,如《韋侍郎出居》中的“閑花滿巖谷,瀑水映杉松”;《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中的“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積雨輞川莊作》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等,描繪出了山林田園間種種動人的風景和畫面。有些作品氣象蕭索,幽寂冷清,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的淡漠,甚至流露出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他自己也說:“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余。”(《飯覆釜山僧》)明代胡應麟說王維的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證明了禪學思想對王維創作有很深的影響。

王維不但有卓越的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畫家,還擅長音樂。深湛的藝術修養,對於自然的愛好和長期山林生活的經歷,使他對自然美景具有敏銳獨特、細致入微的感受。因此,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稍事渲染,就能達到深長悠遠的意境,極有畫意,耐人尋味。他寫景時,不僅色彩映襯鮮明而優美,而且動靜結合,尤其善於細致地表現自然界的光色和音響的變化。如“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青溪》),“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上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王維《江千雪霽圖》摹本(局部)

除了山水田園詩,王維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出色的詩篇。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等,場面壯闊,都很有氣勢。《隴頭吟》《老將行》抒發了將軍有功不賞的悲哀,《夷門歌》歌詠歷史人物的俠義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現遊俠的勇敢豪放,形象鮮明,筆墨酣暢。另外,送別、贈送親友、紀行之類的作品也很有特色,如《送別》《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沒有雕飾的痕跡,具有純樸深厚之美。在這些詩中也經常出現寫景的佳句,如“遠樹帶客行,孤城當落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山中一半雨,樹杪白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都是傳誦不朽的名句。其中《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當時即被廣為傳唱。

王維也有一些詩是反映社會現實的。如貶官濟州時所作的《濟上四賢詠》《寓言》《不遇詠》等,對於豪門貴族把持仕途,賢能之士懷才不遇的現象表示憤慨,反映了唐代開元、天寶時期封建政治的一些黑暗面。《洛陽女兒行》《西施詠》則以比興手法,寄托了因貴賤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對權貴的諷刺。還有抒寫婦女痛苦命運的《息夫人》《班婕妤》等,哀婉深沉。這類詩都具有一定的社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