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江東基業(第3/4頁)

第二點,就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以後,孫策也打了同樣的主意,就是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作戰的時候,孫策曾經準備襲擊許都,迎奉天子。不過孫策雖然是一個英雄,也有毛病,什麽毛病呢?兩個毛病,一個是喜歡殺人,二是死要面子。這兩條倒是挺像項羽的。據說當時江東有一個隱士叫高岱,這個人是一個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人,而孫策想他討論一下《左傳》,就把他請出來了。這個時候不知道怎麽就冒出一個小人來,這個小人就去跟孫策說:高岱這個人很傲慢,他認為將軍您就是一個武夫,不是文化人,沒學問,根本就不屑於和您討論什麽學術問題,你看吧,他來了以後您問他什麽他肯定說不知道。然後這個家夥又跑去跟高岱說:你要注意了,孫策這個人死要面子,他最討厭人家跟他討論問題的時候壓倒他,比他說得好,所以你見到他你就說不知道。夠壞的,孫策把高岱請來以後,來討論學術問題,果然高岱就說不知道,再問,不知道,又再問個問題,我不知道,孫策勃然大怒,你果然瞧不起我,不屑於和我討論問題,關起來!這一關起來不得了啊,幾乎所有的那些文化人、那些名人、那些士大夫都出來求情,孫策走到樓上往下一看,黑壓壓的一片,把巷子裏面堵滿了,都是人,孫策想,這個高岱“粉絲”這麽多啊,這還得了,殺,就把高岱殺了,為了他的一個面子,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

實際上孫策最後死就死在這個地方,我前面不是講了吳郡太守許貢上書朝廷,說他是小項羽嘛,許貢同時後面還有話,說像這樣的人必須控制,因此建議朝廷把孫策召到京城去監控起來,不要讓他在外面為非作歹。孫策得到這個消息以後把許貢殺了,這個許貢被殺以後,他的門客就要為他們的主人報仇,有一次孫策出去打獵的時候,這些刺客就刺殺了孫策。那麽這個事情據一些其他的史料記載,說當時也就是把孫策的臉劃破了,並沒有傷到要害,然後醫生來看過以後就跟孫策說,我給你帖點膏藥,靜養百日,即可痊愈,無生命之虞。但是我們前面講過孫策是孫帥哥呀,美姿顏,愛漂亮啊,他要去照鏡子,一照鏡子,臉上貼的,想想我們古代的那些膏藥貼上去是不會好看的,他說我怎麽變成這副樣子了,結果說了這麽一句話:“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就是我的臉都變成這個樣子了,我還能建功立業?大吼一聲,創口破裂,流血不止,當夜死亡。這叫什麽?死要面子。哎呀,所以有時候帥哥也是麻煩啊。  * 孫策趁著袁紹與曹操官渡之戰的時候,也在謀劃襲擊許都,如果成功的話,那麽協天子以令諸侯的就應當是孫策,而不是曹操了。可是出師未捷身先死,襲擊許都之前,孫策被刺客謀殺,年僅26歲。雖然他的一生是短暫的,陳壽在《三國志》中卻評價:“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那麽孫策究竟為江東集團做了哪些貢獻呢?易中天先生是怎樣評價孫策的呢?

孫策這個人,有位陳邇冬先生對他有過這麽一個評價,說他是一個孝子,是一個佳偶,是一個長兄,就是說他是個好兒子,是個好老公,是個好哥哥,為什麽呢?我們知道孫策是喜歡為了面子殺人的,當時也是為了面子的原因他要殺一個叫魏騰的,這個時候他媽媽知道了,他媽媽就走到一口井的旁邊說:兒子,你這樣亂殺人,總有一天我們家要滅門的,與其老媽眼睜睜地看著你這麽亂殺人,不如我現在就跳進去,你只要殺魏騰我就跳進去。孫策說:媽啊,你不要跳,我把魏騰放了好不好。所以這個可以算做是個孝子。

孫策和周瑜二十四歲的時候,娶了當時的美女大喬、小喬為妻,而且孫策跟周瑜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大喬姑娘和小喬姑娘雖然身逢亂世,顛沛流離,但是有我們兩個人來做老公那還是蠻幸福的嘛!所以陳先生說這個要算佳偶。 孫策的父親孫堅去世的時候,他自己十八歲,他的弟弟孫權十一歲,他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孫策把他的老母幼、弟托付給朋友,帶上二弟十一歲的孫權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叫做擦幹了血跡,掩埋了屍體,又上戰場。而且一直把孫權帶在身邊,耳濡目染,使孫權在政治上、軍事上成長得非常快,又給孫權留下了一片好基業,這個應該算是個好哥哥。

但是陳先生說,他那麽年輕,孫策二十六歲去世,讓他的老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這個不能算是好兒子,讓喬大姑娘年紀輕輕就守寡,這個不能算做是好老公,算來算去只好算他個好哥哥。 其實我說呢,他還應算是個好領導,他應該說是江東集團的好領導。因為江東集團的基業是他奠定的,江東六郡是他平定的,所以陳壽在為他作傳的時候說了這樣的話:“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是他打下的江山,他在七、八年之間做了別人一輩子才能完成的事情,確確實實是一個英雄。他作為江東集團的好領導的第二點,是他尋找了一個好的接班人。當時孫策知道自己也命在旦夕,他要給自己找個接班人把他這個基業傳下去,當時張昭這些人都認為他會選老三,老三叫孫翊,為什麽呢?老三像他,老三簡直就是一個小孫策,史書上的說法是“驍悍果烈,有兄策風”,就是有孫策的遺風。而按照中國傳統的政治規矩是接班人總是希望像自己,我們去看皇帝的這些遺詔,它往往都說皇什麽什麽子某某,深肖朕躬,這個肖什麽意思?就是像的意思,不是孝順的孝,就是他很像我,很像朕,所以傳給他。那麽按照這個慣例,大家想肯定也挑一個像他的,但是沒想到孫策挑選的是孫權,而孫權和他哥哥孫策是很不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