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換血 氐人苻堅(第2/2頁)

聽完這番話,熟讀漢學經典的苻堅很自然地把王猛理解為法家,理解為管仲、子產一類的人物。他首肯並支持了王猛的改革,而且在初見成效後感嘆地說:今天我才知道天下之有法,也才知道天子之為尊。[21]

當然,苻堅也好,王猛也罷,都是儒法並用。在依靠嚴刑峻法打擊豪強肅清吏治的同時,他們也鼓勵農桑,興辦教育,提倡孝悌,苻堅則一月三臨太學。對此,苻堅頗為自得。他曾經問一位儒學博士:朕之尊儒,可以比得上漢的兩位武皇帝(漢武帝、光武帝)嗎?

該博士答:哪裏是二武可以比的。

苻堅笑了。在他看來,前秦就是漢帝國的再生,自己就是漢文明的代表。他甚至不無得意地說:周公和孔子的傳統總算不會在朕的手上中斷。[22]

呵呵,他把自己看作了華夏文脈的延續者。

然而王猛卻很清楚,不管前秦做了些什麽,也不管他們做得多好,華夏正宗仍然會被認為是在東晉,因此臨終前對苻堅留下遺言:臣死之後,萬萬不可伐晉。[23]

苻堅放聲大哭,王猛的話卻被當成了耳邊風。

王猛去世八年後(383),苻堅悍然發動了意在吞並東晉的戰爭。此前,他已經滅亡了前涼和代國,鮮卑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讀如常)也來投靠,於是苻堅便認為一統天下非他莫屬。他甚至大言不慚地說:長江天塹又如何!以我百萬之眾,每人扔根鞭子也能讓它斷流。[24]

但,結果又如何呢?

長江沒有斷流,斷流的是淝水,而且是被前秦將士的屍體阻斷的。中箭後逃出戰場的苻堅和他的部下,則聽見風吹和鶴叫都以為是東晉的追兵,甚至早在交戰前看見八公山上的草木都覺得像人形。於是苻堅對中華文明的最後貢獻竟是留下了兩個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25]

淝水成了苻堅的麥城和滑鐵盧。

又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迅速隕落了,盡管此前它曾是那樣地閃亮。這可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中奧秘,難道不該深思嗎?

那就來看淝水之戰。

[17]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

[18]以上見《晉書·苻堅載記上》。

[19]見《晉書·王猛傳》。

[20]見《晉書·苻堅載記上》。

[21]見《晉書》之《苻堅載記上》、《王猛傳》。

[22]見《晉書·苻堅載記上》。

[23]見《晉書·王猛傳》。

[24]見《晉書·苻堅載記下》。

[25]見《晉書》之《苻堅載記下》、《謝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