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合縱連橫 這是什麽時代(第2/2頁)

戰國,是無德的時代。

沒錯,如果說春秋還只是禮樂崩壞,那麽戰國便已是道德淪喪。這對於華夏文明,無疑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因為華夏文明的制度支持,是井田、宗法、封建、禮樂;全民共識,則是以德治國,以禮維序,以樂致和。德治是“一個中心”,禮樂是“兩個基本點”。華夏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就體現在這一整套系統中。

然而這一整套系統,都在戰國分崩離析,而且也不可能不崩潰。是啊,楚是南蠻,秦是西戎,燕是北狄,田齊和趙、魏、韓是盜篡,哪一個是姬周嫡傳、純種王族?

何況就算華夏正宗,也無法抗拒三大變革:第一,土地國有,按戶籍授予小農並征收賦稅;第二,諸侯兼並,國土和子民不再分封;第三,中央集權,卿大夫和地方官由國王任命。也就是說,井田制廢,授田制立;封建制廢,郡縣制立;世卿制廢,官僚制立。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一切都變了。社會生活、文化心理和意識形態,豈能不變?[13]

基礎動搖,支柱倒塌,中國向何處去?

[6]事見《史記·孟嘗君列傳》。

[7]顧炎武《日知錄·周末風俗》亦稱:“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

[8]事見《史記·蘇秦列傳》、《戰國策·秦策一》。

[9]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0]事見《史記·張儀列傳》。

[11]事見《史記·孟嘗君列傳》。

[12]請參看劉向《戰國策序》。

[13]請參看沈長雲、楊善群《戰國史與戰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