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方崛起 夫差亡國(第2/2頁)

勾踐放過了他。夫差也以為越人既已撈回面子,就應該心滿意足。於是黃池之會以後,夫差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又做起和平夢來。這在夫差,也許是因為懺悔自己的好大喜功,要與民休息;或者是心灰意懶,要安享晚年。可惜越國君臣並不這麽看。在他們看來,夫差的放棄戰備,更是滅吳的大好機會。越國大夫文種甚至對勾踐說,臣不用占蔔,就知時機已到。[26]

越王勾踐笑了,他的心裏當然也很清楚。而且這一回,他絕不會像夫差那樣貪圖虛名心慈手軟,一定要置吳國於死地。

因為勾踐不是夫差。

[18]春秋止於何時,學術界有爭議。但《春秋》經文止於魯哀公十六年(前479),最後一行是“夏四月己醜,孔丘卒”;傳文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最後一行是“智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三家分晉,則在魯悼公二十八年(前440),距離吳國滅亡三十三年。

[19]據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蘇州市西南胥門外越城,即越軍圍吳時所築。

[20]事見《左傳·哀公二十年》。

[21]事見《國語·吳語》。

[22]夫差伐陳,在魯哀公六年;伐魯,在魯哀公八年;城邗,在魯哀公九年;伐齊,在魯哀公十年和十一年;宋魯之間開河道,事在魯哀公十三年,事見《國語·吳語》。

[23]事見《左傳》之哀公元年和十一年。

[24]事見《左傳·哀公十三年》、《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25]此事《國語》有不同說法。

[26]事見《國語·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