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方崛起 闔閭伐楚(第2/2頁)

自作孽不可活,伐楚的時候到了。

魯定公四年(前506)冬,吳王闔閭聯合蔡國和唐國大舉進攻,步步為營深入楚境,從淮河打到漢水,從小別山打到大別山,再打到柏舉(今湖北麻城縣)、清發(今湖北安陸縣)、雍澨(澨讀如士,今湖北京山縣)。

楚軍節節敗退,吳軍則銳不可當,直逼郢都。子常一敗再敗逃往鄭國。昭王聞風喪膽逃往雲夢。吳軍將領大模大樣地住進了楚國王宮。如果不是後來秦國出兵,越人襲吳,吳國又發生了內亂,楚人差一點就會亡國。[16]

伍子胥總算報了仇。[17]

當然,闔閭也稱了霸。可惜他這個霸主,堪稱曇花一現。因為十年之後他就兵敗身亡,吳國也很快被滅。從稱霸到亡國,他們只風光了三十三年。

這又是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

[10]請參看《左傳·成公七年》。

[11]《左傳·昭公三十年》稱:“吳,周之胄裔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

[12]以上事見《左傳》之昭公十九年和二十年。

[13]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14]伍子胥之謀,語見《左傳·昭公三十年》;闔閭擾楚,事見《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15]以上事見《左傳》之定公三年、四年。

[16]事見《左傳·定公四年》。

[17]《史記·伍子胥列傳》稱伍子胥求楚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