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分天下 劉備入蜀

劉備的野心也在膨脹。[7]

原本一無所有的劉備,是赤壁之戰的最大受益者。他占有了現在湖南境內的江南四郡,以及現在湖北境內南郡的一半。於是,劉備一方面保留豫州牧的空頭支票,另一方面則一本正經地做起了荊州牧。

然而江南四郡卻是荊州最窮的地方,劉備的目光便盯住了天府之國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夏,也就是曹操封為魏公的第二年,劉備軍進成都,益州牧劉璋開門投降。結果,豫州牧和荊州牧劉備,又成了益州牧。

消息傳來,曹操震驚,孫權憤怒。

孫權早就在打益州的主意了。周瑜攻下江陵後,孫權控制了西起夷陵(今湖北宜昌)東至尋陽(今湖北黃梅)的長江防線,並占有荊州的江夏郡,便開始覬覦益州。他的麻煩在於,走北路經安康進漢中,曹操不答應;走南路沿長江而西進,要過劉備的地盤。

於是孫權提出,與劉備聯合取蜀。

這顯然是如意算盤。孫權在東,劉備在西,兩軍聯合作戰,只能劉軍先行,吳軍殿後。拿得下益州,劉軍已成炮灰;拿不下益州,也能把劉備擠出荊州。

劉備當然不會上當。他很清楚,益州的軍隊在前,東吳的軍隊在後,自己豈非變成夾在當中的肉餡?何況就算聯合取蜀成功,劉備也不願意,他要的是獨吞。

孫權終於未能得逞。

那麽,曹操呢?

戰後的曹操占有了荊州的南陽郡和南郡的另一半(包括襄陽),當然也想要益州。可惜,他不但未能如願,反倒給劉備送去了一個機會。

建安十六年(211)春,曹操為了逼反馬超和韓遂,揚言要西征張魯。張魯在漢中,馬超和韓遂在關中。攻擊張魯,必經馬超和韓遂的防地。這就逼得兩人揭竿而起公開反曹,曹操也就師出有名地滅了他們。

曹操本是陰謀詭計,劉璋卻信以為真。劉璋是益州牧劉焉的兒子,靠著父親的余蔭割據一方。他當然清楚漢中是益州的門戶,也很清楚曹操一旦擁有了張魯的軍需和軍隊,將更加無敵於天下,自己完全不是對手。

劉璋一籌莫展。

這時,一個名叫張松的人便為他出謀劃策,建議他請劉備去打張魯。張松說,劉豫州跟將軍是一家子,跟曹操是死對頭。有劉豫州在漢中,曹操來了也不怕。

張松這主意吃裏扒外,劉璋卻另有小算盤。實際上他既怕外敵也怕內亂,正希望有個劉家人幫他看家護院。於是采納張松的建議,派法正將兵四千,去迎劉備。[8]

可惜劉璋機關算盡,卻沒想到張松和法正並不是什麽忠臣,他們早就策劃好了要把益州獻給劉備。因此,劉璋的特使法正一到荊州,就向劉備獻計奪取益州。

劉備卻猶豫。

猶豫是有道理的。畢竟,人家請他去幫忙,他卻趁機把人家滅了,確實講不過去。劉備還說,我能成功,就因為事事都跟曹操相反。他急切,我就寬和;他殘暴,我就仁慈;他奸詐,我就忠厚。這回又豈能失信於人?

這時,龐統又來進言。

號稱“鳳雛”的龐統在歷史上似乎與諸葛亮齊名,其實與“臥龍”不可同日而語,他幫劉備打消顧慮的那番說辭更是強盜邏輯。據一條未必可靠的史料,龐統說,兼並弱小,攻擊愚昧,天經地義。將來封劉璋一個大官,不也對得起他了嗎?咱們現在不下手,遲早便宜了別人。[9]

這可真是強詞奪理,好在劉備要的只是一個說法。建安十六年(211)十二月,劉備留諸葛亮、關羽和張飛守荊州,趙雲為後備,自己與龐統率軍溯流西上向益州進發,而且入境如歸,一路綠燈。

劉璋也從成都趕到涪城(涪讀如扶,今四川綿陽)親迎,還給了劉備大量的資助。此時,劉備“並軍三萬余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足以對付張魯。

那麽,他去了嗎?

沒有。

劉備不是來打張魯,而是來奪益州的。因此,他走到涪城(劉璋地盤)與陽平關(張魯地盤)之間的葭萌(葭讀如加,今四川廣元)就停了下來,然後廣樹恩德,收買人心,等待機會。

機會說來就來。

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南征孫權。十二月,孫權向劉備求救。劉備便裝模作樣給劉璋寫信,說孫權與自己唇齒相依,關羽在荊州也勢單力薄,張魯則不過自守之賊,不足為慮。因此請劉璋再給一萬人馬和軍需物質,讓自己回荊州救援。

劉璋對劉備在葭萌的動作本有懷疑,聽說他“欲以東行”更有疑惑,便只肯給兵四千,其余減半。張松聞訊大吃一驚,寫信給法正說:咱們的事眼看就要弄成了,怎麽可以功虧一簣?結果,張松被自己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告發,劉璋便將他收監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