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魏武揮鞭 降張繡

在與袁紹刀兵相見一決雌雄之前,曹操取得了三個階段性成果:擒呂布,敗袁術,降張繡。

張繡是盤踞在宛城(今河南南陽)的小軍閥,也是曹操第一個要捏的軟柿子。事情開始時出奇地順利。建安二年(197)正月,大軍剛到宛城,張繡立即投降。實施“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策不到半年,就兵不血刃大獲全勝,曹操不免飄飄然。

結果是什麽呢?

張繡突然反叛,在曹操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把他打得落荒而逃。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長子曹昂,最貼心的親兵隊長猛將典韋,還有侄子曹安民,都在戰鬥中身亡。曹操自己也中了箭傷,差一點就死於非命。[21]

策劃這次反叛行動的,是賈詡。[22]

賈詡字文和,武威人,據說有滿腹奇謀,還喜歡多管閑事。李傕和郭汜之亂,就是他造的孽。董卓被刺後,這兩人準備解散隊伍逃回老家。賈詡卻把他們攔住,說你們棄軍單行,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把你們捉拿歸案。不如殺回長安,以求一逞。成了固然好,不成再走不遲呀!

李傕和郭汜一聽有理,便殺了回去,結果是國家、皇帝和人民再次遭災。賈詡大約也覺得罪孽深重,便利用自己的影響,盡可能地遏制李傕和郭汜,制止了他們不少罪行,保護了不少大臣,算是將功補過。

獻帝離開長安以後,賈詡便辭去官職,輾轉來到張繡軍中,張繡對他則言聽計從。這次反叛曹操,用的就是賈詡的設計。後來再次投降曹操,也是賈詡主謀。

不過投降之前,賈詡也教訓了曹操。

建安三年(198)三月,曹操第三次南征。此前張繡已被曹操打敗,南奔穰城(穰讀如瓤,今河南鄧州),並在賈詡的撮合下與劉表結成聯盟。結果,曹操出師不利,劉表則如約出兵,曹操只好撤退。

張繡立馬派兵去追。

賈詡說,追不得,追則必敗。

張繡哪裏肯聽,結果大敗而歸。

賈詡說,現在可以追了。趕快去,必勝無疑。

張繡聽得目瞪口呆。他說:剛才不聽先生的話,才落得如此敗局。現在敗都敗了,還追什麽追?

賈詡說,情況變了,你追就是。快去!

張繡將信將疑,收拾殘兵敗將追了過去,果然大勝。

這下子張繡百思不得其解了。

張繡說,剛才我們以精兵追退軍,先生說必敗;現在以敗兵追勝軍,先生又說必勝。結果每次都像先生預料的那樣,張繡實在想不通。

賈詡說,這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曹操撤退,必定親自斷後,所以將軍必敗。然而曹操攻打穰城,既無失策又未盡力,不戰而退必是後方出了問題,打退追兵後也必定放心趕路。留在後面的不是將軍對手,所以必勝。

事實證明,曹操匆忙撤退,確實是後院起火:袁紹的謀士田豐提出建議,趁曹操南征張繡之機突襲許都,劫持天子。這當然是天大的事,曹操不能不放棄張繡。[23]

賈詡果然料事如神。

不過,曹操和張繡都沒想到賈詡還有大動作。

建安四年(199),袁紹集結十萬兵力,準備攻打許都。曹操則在八月軍進黎陽(今河南浚縣東),九月分兵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戰爭一觸即發。

這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一場死戰,因此雙方都要爭取中間力量。袁紹先派人來招降張繡,賈詡卻自作主張對使者說:麻煩足下向袁本初致歉,就說他和公路將軍(袁術)兄弟尚且不能相容,還容得下天下國士嗎?

張繡當場嚇得面如土色。他悄悄問賈詡:先生一點面子都不講,就把袁紹的使者打發了,我們怎麽辦?

賈詡說:好辦得很,投靠曹操。

張繡說:袁紹強大,曹操弱小,跟我們又有前嫌,怎麽還要去投靠他?

賈詡說:唯其如此,才應該投靠曹操。

接下來,賈詡講了三條理由。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投靠曹操名正言順,此為有理。第二,我們這點人馬在袁紹那裏微不足道,對於曹操卻是雪中送炭,必被看重,此為有利。第三,但凡有志於王霸之業者,一定不會斤斤計較個人恩怨,反倒會拿我們做榜樣,向天下人表示他的寬宏大度和以德服人,此為有安全。

因此賈詡說:將軍盡管放心。

賈詡的估計一點不差。張繡一到,曹操就親親熱熱握手言歡設宴洗塵,任命他為揚武將軍,封列侯,還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張繡的女兒為妻,兩人成了兒女親家,跟當年劉邦在鴻門宴之前對待項伯一模一樣。

過去的恩恩怨怨,當然也只字不提。從此,張繡成為曹操麾下一員勇武的戰將,賈詡則成為曹操身邊一個重要的謀臣。他為曹氏集團服務了兩代,在文帝曹丕朝官居太尉,七十七歲去世,謚曰肅侯。[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