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7章 天姓萬(第2/3頁)

秦宓氣得一甩袖子,轉身就走。

辛評目瞪口呆。他沒想到會是這樣的見面,根本來不及反應。他求助的看著郭嘉。郭嘉擠了擠眼睛,示意他稍安鐵躁。辛評如釋重負,站著一動不動。

秦宓走了幾步,見辛評沒有跟上來,轉頭看了一眼,不禁冷笑一聲,唾了一口。他正準備離開,一直沒有說話的孫策揚聲道:“秦子勅,天有頭乎?”

秦宓收住腳步,斜睨著孫策,冷笑一聲,這樣的對話並非第一次,他在荊楚遊歷時,與無數文人才士舌戰,從未落敗,哪裏會懼孫策。他大聲應道:“有。”

“在何方。”

“在西方。詩曰:乃眷西顧。以此推之,頭在西方。”

“天有耳乎?”

“鶴鳴於九臯,聲聞九天。天若無耳,何以聞?”

“天有足乎?”

“天步艱難,之子不猶。若無足,何以步?”

孫策轉過身,似笑非笑。“天有姓乎?”

秦宓語塞,半晌沒有說話。這個問題也不是新問題,他早就和人爭論過。只是此時此刻,那個答案卻無法自圓其說。他慢慢轉身,走到孫策面前,拱起手,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

“敢請教。”

“姓萬。”孫策嘴角微挑。

秦宓很意外。他本以為孫策會說姓孫,這樣他正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孫策不信天命來反駁孫策的結論,爭一口氣。他怎麽也沒想到,孫策會說天姓萬。

天為什麽會姓萬?秦宓在腦子裏搜了一通,也沒能找到什麽證據。

“何以為證?”秦宓想不出解釋,只好向孫策請教。

“何為天?民也。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意即民意。何為民?天下萬姓也,故,天姓萬。”

話音未落,孫策便放聲大笑。

秦宓的眼角抽了抽,盯著孫策看了兩眼,拱手再拜,退了兩步,轉身而去。

孫策與郭嘉相視大笑。

辛評也跟著笑了,拱手施禮,一臉諂媚。“陛下以民為天,三皇五帝皆不能及也。”

孫策瞥了辛評一眼,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秦宓雖說迂腐,總還有幾分氣節。這個辛評卻全無氣節可方,比他的弟弟辛毗差遠了。他向郭嘉使了個眼色,郭嘉點頭,示意辛評跟他走。

辛評也知道自己不受孫策待見,訕訕地笑了兩聲,拱手告辭,跟著郭嘉走到一旁。

“仲治,荀公達隨周大都督趕赴江陽,將與中領軍黃漢升一起進攻江州。你去一趟江州,與荀公達見一面,看看他有什麽需要。”

辛評連連點頭。“需要我勸降夏侯惇嗎?”

“這個由公達定,你配合公達的安排就行。”

辛評不太明白,卻也沒敢多問,點頭答應。郭嘉叫來一個軍謀,讓他帶著辛評去辦相關手續。看著辛評離開,郭嘉回到孫策身邊,靜靜地站著。

孫策籲了一口氣,苦笑道:“奉孝,你預想過這樣的情況嗎?”

郭嘉搖搖頭。“沒有,不過臣也不覺得意外。到了萬人將這個層次,個人的天賦的確很重要,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有曹仁這樣的對手,對祖郎而言是不幸,對其他將領而言則是幸運,至少能給他們敲個警鐘。戰場瞬息萬變,就算裝備再好,士卒再精練,也不能疏忽大意。”

“話雖如此,祖郎還是可惜了。”

“沒什麽可惜的。若不能與時俱進,因時而變,必然會被戰場淘汰。”郭嘉搖著羽扇,淡淡地說道:“戰場不同憐弱者。若是勝利來得太容易,何來好戰必亡之說。陛下,雖說大戰之前不宜動搖軍心,適當的提醒還是必要的。臣建議將軍報抄送各部,至少讓各部將領從中借鑒。”

孫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他不願意看著周瑜丟臉,但他更不願意看到有人重蹈祖郎覆轍。曹操是個比曹仁更難纏的對手,只要他還沒有投降,他就有可能出奇制勝。

他可不想像歷史上的袁紹一樣被曹操反殺。

……

秦宓趕到摩天嶺時,已經是深夜。

他到中軍請見。當值的曹休很不爽,說蜀王已經休息了,讓他明天再來。秦宓一怒之下,和曹休吵了起來,驚動了曹操。

曹操披衣而起,傳秦宓入帳。

秦宓匆匆行了禮,向曹操匯報了孫策的最後通諜。

曹操裹著衣服坐著,見秦宓聲音沙啞,面色疲憊,很是詫異。一問才知道秦宓為了趕路,這一天沒喝一口水,沒進一粒米,連忙命人取酒食來。

秦宓真是餓壞了。在吳軍大營時,他閑得沒事,一天三頓按時吃。平時就是看書,偶爾到帳外轉轉,都有些歇懶了。今天又是坐船,又是走山路,累慘了。如果不是形勢緊急,他也想先休息一夜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