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6章 想多了(第2/3頁)

過了好一會兒,楊洪擡起頭,靜靜的看著諸葛亮。“軍師真的希望夏侯將軍力戰嗎?”

諸葛亮為之莞爾。“如果他有這樣的能力。”

楊洪深吸一口氣,屏住片刻,又緩緩地吐出來。他長身而起,拱拱手。

“受教了,就此別過。”

諸葛亮拱手還禮。“保重。”

楊洪下了船,登上自己的小船,再次拱手作別。小船順滾而下,消失在水天一色之中。

……

諸葛亮回到中軍時,孫翊已經登岸,正準備接見被俘的江陽大族代表。

蔣欽攻克了江陽,城中大族戰戰兢兢,紛紛趕來求見。不管當初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現在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作為戰敗者,他們不僅可能家破,還可能人亡。

無奈之下,除了少部人出逃之外,大部分人還是選擇認命,趕來向孫翊求饒,希望能有一線生機。

孫翊沒有見他們,就讓他們在一旁站著,專心致志的安排大軍紮營。

就在江陽大族的注視下,吳軍在城外的江邊安營紮寨。幾萬大軍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各忙各的,連說閑話的人都不多。孫翊在大纛下安坐,從容的處理事務,傳令兵來來往往,步履輕快,掾吏們在四周穿梭,雖然穿著像儒生,走路、說話卻與武夫不二,透著普通儒生不多見的利索、矯健。

數十個大營一個接一個的展開,江陽城外迅速變了模樣。

江陽大族看得心驚膽戰的同時,又有一絲莫名的輕松。就像傳言所說,吳軍大部在城外安營,進駐城中的人應該極為有限,城中百姓或許不會受到太多的騷擾。

最讓他們安心的卻是孫翊。這個剛剛弱冠的年輕人看起來面相稚嫩,做事卻極為沉穩老練。這樣的人應該不會輕易大開殺戒,出現屠城這樣的事。

諸葛亮向孫翊匯報了與楊洪見面的事。

他的聲音不大,卻足以讓一旁的江陽大族們聽得清楚。聽說楊洪逃走了,江陽大族都恨得牙癢癢。他們之所以現在站在這裏任人宰割,都是拜楊洪所賜。如今城破了,他卻跑了。

“這豎子不得好死。”有人悄悄地罵道。

孫翊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江陽大族們,笑道:“辛苦軍師了。”

諸葛亮點點頭,轉身走向江陽大族,目光一掃。“聽聞江陽有四姓八族,不知是哪幾位?”

眾人互相看看,片刻的遲疑後,八個人拖著沉重的腳步陸續走了出來,吞吞吐吐的向諸葛亮問好,自報家門。諸葛亮聽完,點點頭,又對自稱王安的老者說道:“王氏為四姓八族之首,家資幾何?”

王安面色如土,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胡須顫抖,好一會兒才吞吞吐吐的說道:“江陽雖有鹽井之利,又有水路之便,其實民生不易。所謂四姓八族,也不過是鄉裏自詡。王氏忝為魁首,家資不過百萬而已,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諸葛亮眉頭微蹙。“百萬?”

“千真萬確。”王安兩腿打顫,站立不穩,只得跪倒在地,連連叩頭。“不敢有瞞軍師,王氏家資的確只有三……五百萬。楊洪守城,幾次強捐,如今除了田宅,余錢不足百萬,願獻與右都護,只求……”

諸葛亮上前一步,雙手撫起王安。“王公請起,不必緊張。亮只是意外,王氏為江陽首富,居然只有三五百萬的家資。我本以為至少有兩三千萬的。”

王安臉都白了,嘶聲叫道:“軍師,這是誰在造謠,王氏豈有如此家資……”說著,掙紮著又要跪。

諸葛亮挽住他的手臂,不讓他再跪。“王公,我信你。其實呢,你有百萬也好,千萬也罷,都與我們無關。我大吳只收田,不劫財。只要王公肯將田地讓出,支持新政,其他的都不用擔心。”

“當真?”王安又驚又喜。雖說土地是家族的立身之本,可現在是非常時期。如果只要交出土地就能換取平安,他是絕不會吝惜的。

“千真萬確。”諸葛亮回了一句,又對其他人拱拱手。“諸位或許對我大吳新政有些誤會,這才心生惶恐。不過謠言止於智者,時間長了,你們自然知道我大吳新政是仁政還是暴政。”

他頓了頓,又道:“這麽說吧,如果是為了你們這幾百萬家資而來,那我們就不會打益州了。別的不敢說,楚州就算是中等人家,家資也有百萬的,算不得什麽大戶。”

眾人如釋重負,忍不住相視而笑,懸在頭頂的烏雲終於一掃而空。

諸葛亮趁熱打鐵,宣布了相關決定。除了土地要收歸官府,統一分給百姓之外,他還需要船,所有的船。不僅現有的船要全部征用,還有征用各家的船塢、工坊。他要利用這些現有條件打造戰船,盡快組建右都護府自有的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