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8章 投鼠忌器(第2/3頁)

會議到後半夜才結束。孫權筋疲力盡,回到臨時安排的帳中,見廖立還沒休息,命人取來夜宵,一邊吃,一邊將大致情況說了一下。

最主要的分歧不是如何進攻,而是要不要進攻。

一種意見認為:摩天嶺在巫縣與魚復之間,通往魚復的路相對平坦,又有水道可以通行,輜重負擔的壓力較小。通往巫縣的路更難走一些,即使是由巫溪轉運,也要費不少事。

更關鍵的是曹操率領中軍防守摩天嶺,有足夠的兵力,對進攻極為不利。與其強攻,不如保持對峙,牽制住曹操的兵力,為其他各部爭取戰機即可。

一種意見認為:雖然曹操兵力充足,又占據有利地形,但我軍兵力不弱,戰力也優於對手,完全可以正面強攻。五六萬大軍遠征,輜重逆水而上,後勤補給的壓力太大,宜速戰速決,不宜僵持對峙。

爭論到最後,孫策給出了結論:進行一次嘗試性攻擊摩天嶺,看交戰結果再定。如果蜀軍守得嚴實,沒有強攻得手的可能,那就放棄進攻,由孫權率部駐守巫縣,與曹操對峙,中軍主力退回荊楚。如果蜀軍沒有想象的那麽強,強攻得手的可能很大,就展開強攻,爭取速戰速決。

嘗試進攻的任務,自然落在孫權這個剛剛上任的征西將軍肩上。

因此,孫權的任務並不是攻克摩天嶺,而是試探蜀軍實力,看看蜀軍的防線有沒有破綻。

孫權說完,一邊喝著粥,一邊揉著酸脹的眉心。

看得出來,他並不甘心。連戰連勝,尤其是出人意料的輕取牛馬嶺,如今士氣正旺,豈能甘心淺嘗輒止,只是試探一下蜀軍的實力。

不過他也清楚,曹操麾下僅中軍就有兩三萬人,總兵力超過十萬,駐守在嶺上的有近萬人,實力絕非黃權可比,亦不是僅憑他一己之力就能攻得下的。真想攻克摩天嶺,只有孫策親自出手。

“公淵,我該怎麽打?”

廖立半天沒說話。他不知道曹操、法正會怎麽想。

法正肯定不希望孫策撤走。黃權雖然被擊敗,可是這裏面肯定有佯敗誘敵的成份,只是孫權不知道罷了。若非如此,曹操怎麽可能不派兵增援,還要黃權從陣地上抽調人手去防守寇英的包抄。

可是摩天嶺不同於牛馬嶺,不能有一絲閃失,佯敗放棄牛馬嶺的事不可能再出現。

可若是守得太嚴實,讓孫策看不到一點希望,孫策很可能直接撤退,法正所有的謀劃就落了空。

廖立想來想去,不知道法正會怎麽辦,只好含糊其辭地對孫權說,盡力而為即可。然後,他趁著吳奮還沒回來,出帳找來一個侍者,將消息送了出去,由法正自己決斷。

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隨時可以撤離。

……

摩天嶺。

曹操站在嶺上,看著遠處沿著山腰小道緩緩前進的吳軍,皺緊了眉頭。

法正站在一旁,拱著手,沉默不語。

陽光從西側照過來,身後的山嶺投下巨大的黑影,將他們籠罩在其中。雖然時辰還早,兩人的臉色卻有些晦澀。

摩天嶺是齊嶽山脈的一部分。齊嶽山脈與巫山隔著巫溪相對,向西延伸,又折向西南,被長江切斷的部分就是瞿塘峽。摩天嶺只是諸多山嶺中的一個,有幾條較大的溪流從此發源。一條向東流,匯成下馬溪;一條向東北流,匯入巫溪;一條向西流,匯入東瀼溪,在白帝城下匯入大江。

過了摩天嶺,沿著齊嶽山北麓西行,可以直達白帝城。

摩天嶺是通往魚復的陸路上最後一道要塞,也是最險峻的一道關口。在吳軍水師沿水路進攻之前,這裏就是曹操最關心的戰場。

法正收到了廖立傳來的消息,知道孫權要來。可是接下來該怎麽打,他們卻有些分歧。

分歧源自孫策的態度。

據廖立說,孫策並強攻之意,只是想借這個機會讓孫權碰碰壁,認清自己的實力。一旦孫權碰了壁,他可能就撤退,並不打算親自上陣猛攻。

要想留住孫策,為彭羕爭取時間,就必須用非常手段。

法正的手段很直接。孫策已經到了這裏,孫權的價值已經耗盡,最後的作用就是激怒孫策。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重創孫權,甚至擊殺孫權,迫使孫策進攻猛攻摩天嶺。

如果孫策損兵折將,那當然再好不過。萬一孫策見勢不妙,選擇撤退,至少也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有了這麽長時間,彭羕應該能找到合適的地點,在孫策返程時予以重創。

不管怎麽說,只要孫策上了陣,而又沒能攻克摩天嶺,不怕的神話破滅,就是大功一件。

法正自認為想得很周到,也很克制,不曾想曹操卻猶豫了,一直沒有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