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7章 將計就計(第2/4頁)

廖立簡單的洗漱了一番,就趕到孫權帳中匯報。一路上,他已經想好了說辭。他沒有說自己喝醉的事,簡單地說了與劉曄見面,重點說了與孫策面對面交談的經過。他當然不會說自己進退狼狽,只說自己據理力爭,為孫權爭取到了十五天的時間。

對孫策的答復,孫權倒是一點也不意外。孫策一直認為他更擅長政務,不應該汲汲以求於戰場。這次牛馬嶺之戰就是他最後的機會。一想到這些,他就有些恨婁發。

但凡婁發謹慎一些,就算不能拿下牛馬嶺,也不至於敗得這麽難看,幾乎毀了他最後的希望。

廖立沉吟了片刻,又道:“大王,我聽陛下的意思,似乎他並無戰意,此意西來,只是為大王掠陣?”

正想著心思的孫權一愣,回想了一下廖立剛才說的話,也回過味來。孫策是讓他和他一起回長沙,而不是讓他自己回長沙。

他心裏既溫暖又難受。

看來皇兄真是不放心自己,不遠千裏,趕來看著自己作戰。

孫權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既然如此,大王或許不必擔心兵力的問題,大可放開手腳,全力以赴。”廖立強笑著,扮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從容說道:“陛下總不能看著你孤身犯險。”

孫權轉頭看著廖立,眼珠轉來轉去。廖立的辦法不是不可行,只是有些無賴。

孫權心中焦灼。他必須在半個月內拿下牛馬嶺,證明自己的能力。在兵力有限,又沒有足夠時間的情況下,他只有一條路:不惜代價的強攻硬拼。

這是賭博,而且是孤注一擲的財博。

如果打贏了,或許皇兄還會給他增兵補員。如果打輸了,那可就真的一無所有了。

就連廖立也覺得取勝的希望不大,所以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皇兄看在血脈之情,及時增援。

可是除此之外,他還有什麽選擇?

“有幾成把握?”孫權猛地回頭,目光炯炯地盯著廖立,眼中閃著瘋狂的光芒。

廖立心中微緊,咬咬牙。“至少有五成。”

“有這麽高?”孫權有些驚訝。

廖立用力點頭。“若陛下派人增援,或許更高。”

孫權握緊拳頭,用力砸在案上。“那就打。”他想了想,又道:“皇兄說過,狹路相逢勇者勝,有六成機會就可以一搏,五成也不少了。”

……

次日,孫權召集諸將,討論戰事。

他剛剛升任萬人將不久,還沒有配備專業的軍師,一直由廖立兼任。廖立有計謀,卻不熟悉吳軍的操作流程,更不會制作軍用沙盤。孫權不得不向孫策請旨,請軍師處安排幾個人幫忙制作沙盤。

孫策答應了孫權的請求,派仆射劉曄帶了幾個人來幫忙。

看到劉曄,孫權固然喜出望外,廖立也松了一口氣。他原本還擔心自己喝醉酒,說漏了嘴。現在看來,應該是多慮了,劉曄還是維護孫權的。

劉曄查看了孫權手中的地圖,又登上金雞坪和北側的山坡,實地勘察了一番,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牛馬嶺的地形利於防守,不應該正面強攻,應該從側面迂回過去。如果派人溯下馬溪而上,翻過幾道山嶺,繞到牛馬嶺背後,發起突襲,搶占有利地形,既能阻擊從摩天嶺方向來的援兵,又可迫使黃權分兵防守,減輕正面壓力。

那幾道山嶺是難走,卻比強攻牛馬嶺要容易一些,敵我雙方相對公平,憑吳軍的訓練和裝備,至少可以不落下風。這樣還能將水師利用上,一千長沙郡國兵也能發揮不少作用,至少能牽制黃權五六百人,甚至更多。

孫權深以為然,命人傳令,命寇英等人換乘小船,攜帶足夠一個月的糧食、軍械,溯下馬溪西源而上,翻越幾道山嶺,搶攻牛馬嶺西側通往摩天嶺的通道,務必在十天時間內到達戰場,構建工事,做好苦戰的準備。

有了劉曄幫忙,孫權信心大增,抓緊時間訓練士卒。

有婁發的潰敗在前,不僅李異不敢托大,就連沈彌等人也意識到與吳軍的實力比想象的要大。他們接受了孫權的命令,由孫權從部曲中挑出百十人,分散到各部做軍侯、都伯等基層將領,根據不同的任務進行戰前集訓。

雖說是臨陣磨刀,不可能達到吳軍的標準,至少可以減少一些低級錯誤。

大家都在忙,吳奮也不例外,天天跟著孫權跑,不是去各個大營巡視,檢查訓練的情況,就是到附近查看地形,無法再時時刻刻看著廖立。

廖立終於找到一個機會,把消息送了出去。

……

法正就在摩天嶺。

孫策雖然來了巫縣,隨行有中軍水師,但他只是巡視了瞿塘峽一次,派了一些斥候船就近監視,顯然沒有水路進攻的計劃。於是曹操就將防守重點安排在了摩天嶺,率領中軍趕到摩天嶺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