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1章 奪城(第3/4頁)

反復權衡之後,他決定改變預先的作戰方案,從備選路線撤離戰場。

翻過牛馬嶺,向北走幾裏路,再翻過一道叫鞍子坪的山嶺,有一條小溪。沿溪水而下,可能直達巫溪,從水路返回大營,只是繞得遠,要走近百裏水路,沒有船,只能臨時紮木筏、竹排,還有斷糧的危險。

在蜀軍追擊的情況下,這麽做的風險很大。

可潘華還是選擇了這條路。他從心底裏不相信孫權,不相信孫權的能力,不相信沈彌、婁發等人的忠誠。如果蜀軍預先得到了消息,專門安排了陷阱來伏擊他,巫縣北的埡口會比牛馬嶺更加危險。

潘華和幾個曲軍侯一商量,很快取得了共識。對於即將面臨的困難,這幾個曲軍侯倒沒怎麽放在心上。一來他們熟悉附近的地形,二來野外生存是他們的長項,幾乎每年都要入山演習,只要有水,幾天不吃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意見統一,潘華隨即行動,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向蜀軍發起了反沖鋒。

蜀軍沒想到已經撤退的吳軍會發起反沖鋒,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們隨即尋找有利地形,就地阻擊,拼命穩住形勢,耐心的等耐反擊的機會。

潘華卻沒和他們多糾纏,集中兵力,擊破蜀軍兩個陣地,燒毀了沿途遇到的錢糧後,突然轉向,消失在山嶺之中。

到處都是山嶺,雙方的視線都受到限制,蜀軍生怕遇伏,不敢追得太猛,只能步步為營,同時向巫縣方向示警。統兵的黃權倒是考慮過吳軍另選道路逃走的可能,但他沒敢冒險去追,還是按預定計劃行事。

巫縣派出的接應沒有遇到吳軍,心裏沒底,為了安全起見,向巫縣發出警告,請求更多的增援,至少要守住城北的埡口,免得吳軍黃雀在後,搶占埡口,自己回不了城。

第二天中午,李異派出了第二批增援,三千步卒匆匆出營,趕向牛馬嶺,同時加強了巫縣的防務。

孫權在四方坪上,將巫縣的動靜看得一清二楚,得知蜀軍增援出城,如釋重負的同時,心裏油然生起一絲得意。

誰說我不會用兵,不知隨機應變?

他命人趕回南陵灘大營,安排已經返回大營的水師出擊,佯攻巫縣,吸引城中蜀軍的注意力。

孫權之前已經安排好了傳送消息的哨卡,毋須傳令兵奔跑,以旗號接力的方式,不到一刻鐘,命令就傳回了大營。一直在等消息的水師立刻做出了反應,四艘載有拋石機、重弩的戰艦駛出大營,殺氣騰騰的逼向巫縣,幾發試射,從天而降的近百枚鐵丸將巫縣臨江的南城樓打得千瘡百孔,轟然倒塌。

李異大驚失色,下令全城戒備,並將近半兵力調往南門,防止吳軍趁勢搶門。

夜幕降臨,孫權看著城頭移動的火把,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下令婁發出擊。

趁著夜色,婁發率領百名親衛滑下了山坡,繞到埡口之北,直奔巫縣的北門。巫縣建在台地上,三面深谷,一面臨江,易守難攻。婁發等人一出現,城上的士卒就發現了,只是天色太暗,他們看不清楚,只知道來人的軍旗、軍服都像是自己人,下意識地當作了剛剛出城的同伴。

城中的將領都知道城外正在交戰,而且情況比較緊急,出城的同伴有可能遇到吳軍的截擊,受挫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逃回來的人又不多,不像是吳軍冒充的,也沒多想,便讓婁發混到了城門口,一邊問口令,一邊下令開門,同時不忘留意遠處。

婁發早有準備,啞著嗓子喊了幾句。城上的人聽不清他喊什麽,卻聽出了婁發的口音,認定是同伴。至於口令含糊不清,可能是跑得太久,嗓子幹啞之類。

一磨蹭的功夫,城門開了一條縫,婁發趁勢擠了進去,一邊揮舞手中的戰刀亂砍,一邊大喊大叫,將打了敗仗逃回來的潰兵演得惟妙惟肖,上前問話的曲軍侯一不留神,被他砍了一刀,氣得大罵,喝令將他們拿下。

城門口大亂,婁發裝瘋賣傻,拼命掙紮,亂克亂殺,吸引蜀軍的注意力,為孫權爭取時間。

一人發瘋,十人難制,這種被嚇破了膽,不敢與敵人交戰,砍自己人卻非常賣力的潰兵在戰場上並不少見,蜀軍也沒多想,只是招呼更多的人圍上來,等他們將婁發等人圍住,終於有人發現不對勁了。

這些渾身是血,滿口鄉音的人看起來面生,不像是剛剛出城的同伴。

但是已經遲了。孫權帶著五百親衛,狂奔而至,一舉控制了巫縣北門。

更多的吳軍借著夜色,如潮水般湧來,沖上城墻,分別向東門、西門突進。

婁發帶著親衛,趕向城門,求見李異。走到一半,他遇到了趕來查看情況的謝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