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3章 當年事(第2/3頁)

天子特使楊修來到關中,只與孫尚香見面,卻遲遲沒有與他這個安西大都督見面,讓他多少有些擔心。漢中的戰事由誰來負責?這不僅關系到他個人,也關系到他麾下諸將的前程。

現在他可以放心了,趙雲、張繡、毌丘興出鎮涼州,他這個安西大都督出隴關的日程也快了。孫尚香要負責漢中戰事,短時間內不可能西進,他們之間拉開距離,重合的部分小少了,直接沖突的可能性也小了。他也許要聽孫尚香的節制,卻有相當的自主權。

甚至連節制的關系都不存在。

五大都督府本來就是直接由天子節制的。

楊修傳達了另一份詔書:在孫尚香出征漢中期間,魯肅坐鎮關中,並做出西進的準備。一旦平定益州,魯肅即出隴關,坐鎮涼州。天子有一個初步計劃,大致以五年為一個階段,魯肅逐步西進,在二十年內恢復對蔥嶺以東的全面控制。此後,由左都護孫尚香接棒,越過蔥嶺。

魯肅今年三十三歲,孫尚香十七歲。二十年後,魯肅五十三,差不多可以辭去大都督的職位,回朝任職。孫尚香三十七,正是經驗和體力最好的時候,又積累了足夠的威望,再加上陸遜的輔佐,完全擔得起對外征伐的重任。

有了這道詔書,魯肅可以徹底放心了。

趁著魯肅心情好,孫尚香提出,請魯肅以安西大都督的身份在巡視隴右,尤其是武都,做好秋後出征的準備。在預定的作戰方案中,從武都進軍漢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武都有大半還在蜀軍控制之中。

魯肅欣然從命。

涼州本來就是他的轄區,他義不容辭。

……

會議結束,孫尚香招待了一頓飯,雖無山珍海味,卻頗精致。份量不多,很適合荀彧、賈詡這樣的中老年讀書人。

至於正當壯年的魯肅,估計回去還得補一餐。

吃完飯,魯肅就和賈詡告辭了。楊修送荀彧,一路步行走到荀彧家。

荀彧住的是當年鐘繇送的小院。除了琉璃有破損,換了幾塊之外,其他的都沒變。地方不大,卻很安逸。唐夫人也回來了,一身越布夏衣,正帶著兩個婢女用井水沖洗庭院,見楊修上門,連忙上前見禮。

楊修揚了揚手裏的茶葉包。“勞煩夫人燒點水,今年的春茶,廬山雲霧。”

唐夫人掩嘴而笑,接過茶葉,轉身命婢女去燒水。

荀彧與楊修上了堂,來到書房。書房裏的那張大案還在,案上整整齊齊的堆著幾摞書,還有一些文卷。沿墻多了一排博古架,上面有一些書卷,更多的是一些磚瓦,洗得幹幹凈凈,沒有半點塵土。

“這是什麽?”楊修湊過去看了一眼。

“一些舊物。”荀彧淡淡地說道:“未央宮廢址上撿來的。”

楊修拿起一塊瓦當看了看,果然看到未央二字,不禁揚揚眉,哈哈一笑。“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作了土。睹物思人,是不是常有感傷?”

見楊修談笑風生,不見半絲感懷,只有調侃之意,荀彧自失的一笑。

他與楊修同屬兔,卻正好差一轉,十二歲。他出身潁川豪強,在漢朝做過官,還是天子親近的重臣。楊修雖出身四世三公,卻沒有漢朝做過官,他從一開始就是吳國之臣。

兩人對漢朝的感情自然不同。

“是啊,從這一點上看,陛下以身作則,厲行節約,是真的以史為鑒。”

楊修轉頭看著荀彧。“荀文若,你話裏有話啊。難道陛下就這一點是以史為鑒?”

荀彧笑而不語,伸手示意楊修入座。兩人隔著大案,楊修瞥了一眼旁邊的文卷,用眼神詢問荀彧。荀彧主動將文卷推到楊修面前。“正在請教你這個才子。如果能幫我潤色一番,那就更好了。”

楊修展開文卷,一目十行,一會兒就讀了幾頁,嘴角的笑意也越來越明顯。

這是一份記載漢末的私史,從黨錮之禍說起,開篇就是三君——陳蕃、竇武、劉淑的小傳,一直寫到吳國肇立,天子登基,諸多漢朝老臣與會,見證新朝的誕生。

楊修放下文卷,似笑非笑,卻不置一辭。

“還能看嗎?”荀彧不緊不慢地問道。

“不僅能看,而且好看。”楊修眼皮輕挑,笑出聲來。“如果氣死幾個,就更好看了。”

“氣死?不至於吧?”

楊修沒有說話。正好唐夫人帶著侍女進來,奉上沖泡好的茶。楊修很驚訝,唐夫人這燒水的速度也太快了些。唐夫人解釋說,荀彧有喝茶的習慣,而且性子比較急,一坐下就要喝,所以她養成了習慣,第一次只燒小半壺,很快就能燒開,讓荀彧先喝上,再燒一大壺備用。

楊修贊了一聲:“依我看,夫人比文若更當得起王佐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