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9章 陛下不滿意(第2/4頁)

他們剛走,黃月英又湊了過來,眼神發亮。“陛下沒做詩?”

“你就別湊熱鬧了,我殺人還算在行,做詩不行。”

“陛下太自謙了。”黃月英在孫策身邊坐下,雙手抱腿,仰頭望天。“當年的‘興亡百姓苦’可是極好的,後來的‘前不見古人’也極佳。說起來,十二殿中,臣妾最早認識陛下,陛下卻沒有送臣妾一首詩,想想真是有些遺憾。當初怎麽就沒想到呢,到底還是讀書少啊,白白錯過了留名青史的大好機會。”

孫策無聲而笑,拉過黃月英的手輕輕撫著,幽幽說道:“你在青史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何須借詩之力?詩文歌賦,終究不過是紙上煙雲,哪裏比得過開創一代風氣的壯舉。你若是真想詩文留名,找個機會,辦個宴會,請翰林院的才子們一起吟詩作賦,為你歌功頌德,出上幾本詩集,還不是小菜一碟。”

黃月英轉頭看著孫策,嘴角微挑。“陛下,此詩非彼詩。臣妾的功德再大,畢竟還是個女人,難免有些小心眼。其他人有詩,臣妾沒有,這心裏總是缺點什麽。”

孫策翻了個白眼。一向粗線條的黃月英小資起來,著實讓人吃不消。他拍拍額頭,作苦惱狀。

“容朕三思,容朕三思。”

黃月英見孫策讓步,得意之余不忘調侃孫策。“陛下有才,再思可矣,何必三思。”

孫策正在冥思苦想,小橋從一旁竄了出來,撲到孫策身邊,趴在孫策膝上,楚楚可憐地看著孫策。“陛下,臣妾也要。”

“還有臣妾呢。”尹姁也走了過來,身後跟著兩個侍女,一個提著大壺,一人捧著杯盞。“來,喝兩口涼茶消消暑再想,看陛下額頭都冒汗了。”話音未落,自己便笑出聲來。

黃月英、小橋也跟著笑了,小橋還故意用手摸了一下孫策額頭。“唉喲,真是呢,看這一頭汗。”

“不準你們欺負我父皇。”大雙、小雙趕了過來,擠開小橋,一左一右護住孫策。大雙叉著腰,稚聲稚氣地說道:“作詩好難的,每次蔡先生安排作詩,大雙都吃不下飯。”

小雙撫著孫策的胸口,連聲安慰。“父皇不怕,父皇不怕。”

孫策笑得打跌,將兩個女兒摟入懷中,狠狠親了一口。“還是閨女疼我,她們就知道欺負父皇。”

小橋悻悻的翻了個白眼。“果然是親生的。”

眾人忍俊不禁,笑作一團。

……

孫策在魚梁洲住了幾天,每天接待請見的臣民,遲遲沒有移駕的旨意。

蔡洲就在下遊不遠,視線可及之內,蔡諷幾次來請,孫策卻沒有過洲的意思,更別說沔水西岸的楊家洄湖。蔡諷有些慌了神,只得再次向蔡玨問計。蔡玨也有些搞不清狀況,派人找到黃月英,希望黃月英出面探探孫策口風,求個準信,看他究竟什麽時候巡視蔡洲。

為了接駕,蔡洲花費了大量錢財、精力維修、整飾,這些天更是不敢掉以輕心,裏裏外外的打掃了無數遍,每個人都高度緊張,生怕自己負責的區域出錯,誤了迎駕的大事。身為家主的蔡諷更是如此,再這樣下去,蔡諷弄不好會因體力不支而病倒。

七十多歲的人了,平時又養尊處優,運動極少,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黃月英不想管這事,卻又推脫不掉,只好硬著頭皮來找孫策。孫策正在江邊看水師將士進行日常操練,聽完黃月英所言,轉頭看了一眼遠處的蔡洲,咧嘴一笑。

“不敢去。”

“不敢?”黃月英有些驚訝,卻不放過任何一個調侃孫策的機會,眼波流轉,掩嘴笑道:“還有陛下不敢的?當初你只有幾千兵,一樣攻破了蔡洲,如今手握雄兵數萬,卻怕了?”

這是她的家鄉,回到這裏,她就像回到了十年前,面對的不是君臨天下的陛下,而是那個年輕俊朗,甚至有幾分輕佻的少年將軍,而她也不是大吳木學堂祭酒,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是那個十二歲的垂髫少女。

“不是怕拿不下蔡洲,而是手裏沒有做生意的本錢。”孫策靠在點將台欄杆上,神情輕松。“蔡家裝修莊園,又儲備了大量的物資,據說連市面的酒價都因此漲了不少,這本錢肯定花得不小。我若登門拜訪,見面禮小了,拿不出手啊。”

黃月英啞然失笑。

“況且還不是一家,去了蔡洲,能不去洄湖嗎?去了洄湖,其他家來請怎麽辦?都去,我沒這麽多時間。不去,厚此薄彼,將來不知又要生出多少波折。阿楚啊,你不知這裏面有多少學問,比木學麻煩多了。你看我這頭發,一掉一大把,都快禿了。”

聽得孫策叫她乳名,黃月英臉上發燙,轉身伏在欄杆上,佯裝看風景。“咄,你還掉頭發,那頭發又黑又亮,好得女人家都羨慕。唉,陛下,要不你把這養發的方子告訴我,就算是對蔡家的賞賜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