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7章 鄙視鏈(第2/2頁)

“喏。”幾個尚書郎應了,匆匆離開。出了門,其中兩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搖搖頭,正想說什麽,一擡頭,卻看到孫策站在廊下,大吃一驚,連忙躬身下拜。

孫權等人聽到動靜,知道孫策來了,紛紛起身,到門外相迎。

孫策擺擺手,示意尚書郎們退下,進了殿,背著手,從眾人的書案前走過。“都在忙什麽?”

王粲轉頭看看別人,上前一步。“回稟陛下,臣等正在整理最近的文章,想出幾部文集。”

“文集?”

“是的,依《鹽鐵論》的舊例,將幾次重要的討論經過記下來,再選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編成文集,留諸台閣、郡縣學校,以備後人治史時了解今日之盛況。”

“那麽多文章,可不容易選。”孫策看了一眼靠墻的書架上堆得滿滿的文卷,嘴角微挑。“是不是也想借著做選集的由頭斂財啊?”

最近賢良文學論政激烈,發表了大量的文章,有些信息爆炸的節奏,反而讓人不知所措。很快就有人提議匯編文集,以供查閱,方便存档。這本來是好事,但很快就有人揭露說,有人借著編文集的機會斂財,想讓自己的文章入選,不僅要捐出稿費,還要交一筆不菲的選金。

讀書人哪裏看得慣這種銅臭味濃得嗆人的操作,很快就罵聲一片,這事也被當成了笑話,傳到了宮裏。孫策聽說王粲等人要編文集,信口而說,既是打趣,也是有意無意的警告他們,不要鬧出這種沒品的事。

王粲、裴潛等人笑了起來,心有靈犀的將目光轉向了路粹。路粹惱羞成怒,卻不好說什麽。孫策說者無心,他們聽者有意,路粹就是支持收選金的,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王粲等人卻懷疑他就是始作俑者。畢竟路粹的奢侈和貪財是出了名的,在競爭尚書令失敗之後,他有些自暴自棄的情緒。

孫策不用回頭看,就猜到了其中的緣由,隨即又想到剛才孫權所說軍費不實之事,不會是有所指,說路粹的弟弟路招吧?

路招就在黃忠部下作戰,前段時間有消息說,因為軍糧緊缺,前線諸將一度沮喪,有人打算將責任推到徐晃身上,這幾個人中據說就有路招。

路氏兄弟雖有文武之才,但人品卻一般,素有吝嗇、貪鄙之名,頗為人詬病。事情大致也是事實,路粹的確算不上什麽君子,但孫策清楚,這裏面有誇大其辭的成份,根本原因還是門戶偏見,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有鄙視鏈,而路粹就是被同僚鄙視的那個人。

王粲、裴潛都是出身大族,家資豐厚,而路粹雖然不是普通庶民,家中財力卻不能和王、裴等人相提並論,他又不像阮瑀安於樸素,喜歡鮮衣美食,即使有路招補貼,財力上往往窘迫。人窮志短,有時候難免出乖露醜,鬧出笑話。

孫策一般不過問這些事。就算同情路粹,他也不會做得太顯眼。可若是路招為了補貼路粹,出現貪墨軍費這樣的事,他就不能視而不見了。

孫策沒吭聲,隨便問了幾句,對孫權說道:“仲謀,陪我走走。”

“唯。”孫權收拾了一下案上文書,跟著孫策出了偏殿。

兩人沿著走廊緩步而行,說了幾句閑話,孫策便問起剛才的事。孫權知道孫策在殿外聽到了,一定會問,早有準備,將原委說了一遍。

前兩天,他收到荊襄商戶上書,說因益州戰事,關羽代理襄陽督後,大量收購軍糧,導致荊州糧價暴漲,荊州數郡民生都受到了影響。就在這種情況下,卻有人大量出售軍糧,一轉手就是幾千石,有的甚至根本沒有糧食,只是憑著幾張紙條,就能賺到一大筆錢。

孫權收到這樣的上書後,派人到樞密院調閱相關的档案,了解一下情況,但他手下的尚書郎都勸他不要多事,直接將上疏轉到樞密院,由樞密院處理即可。以前也有過這樣的事,都是這麽辦的。

孫策心中一緊。以前就有這樣的事?他可沒聽朱儁提起過。

“以前是誰經手的?”

孫權脫口而出。“路粹。”

“有幾次?”

“具體的不清楚,聽他們的口氣,至少有兩次。”孫權頓了頓,又道:“臣問過路粹,路粹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