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6章 借力打力(第2/2頁)

孫策對黃月英說的那些例子,有一部分就來自於這些賢良文學的上疏。孫策未必完全同意他們的觀點,卻非常重視他們提出的具體問題。經歷過全球化的市場經濟洗禮,他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都清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好財富分配,坐視貧富分化的加劇,科技的發展不僅不能帶來和平,反而可能造成新的矛盾,甚至撕裂整個社會。

他一直在考慮如何著手處理這個問題,既然荊襄、南陽商人主動送上門來,他就從荊襄、南陽開始著手。當然,他不會特別針對荊襄、南陽人,畢竟黃忠還有前線作戰,不能影響軍心士氣,只是在重心上有所偏向,過問得多一些。

懲處一些奸商,不是為了打擊荊襄、南陽人,而是為了整頓社會風氣,為普通百姓謀福利。從奸商手中罰沒、收繳的錢糧,大部分用來支援前線、安撫軍屬。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為普通將士聲張正義。不能讓他們在前線流血犧牲,家屬在後方吃苦受難。

孫策不想搞成運動,所以並沒有大張旗鼓的推動,只是要求相關部門進行部署,以響應賢良文學的名義進行。聲音來自民間輿論,朝廷只是進行響應,矛盾激化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風聲很快傳出,商人們不甘心,四處活動,找人寫文章進行反擊。一時間,原本就很激烈的論戰進入白熱化,孫策每天要看的公文也翻了一番,尚書台不得不增加了一些人手,並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負責相關的內容。

孫權被孫策委以重任,負責這個小組,每天除了要處理大量的公文,還要接見不同的人,聽取他們分歧嚴重,甚至是互相攻擊的言論,還要保持一副賢王的姿態洗耳恭聽,從諫如流,真是苦不堪言。

雖說年歲漸長,不再像少年時那些任性,可是每天這麽折磨,他也有些承受不住,快要瘋了。

三月中旬的一天,孫策按照慣例,去向皇太後請安,皇太後無意間說起孫權最近很憔悴,幾乎瘦了一圈,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孫策把大致情況解釋了一下。最近事情確實比較多,千頭萬緒,孫權負責的事尤其如此。每天要看的公文都堆成了山。孫策隨即又誇了孫權幾句,幾個弟妹中,孫權最擅長這些事務,幫了他不少忙。本來打算這件事結束之後,就讓孫權歸國就藩,現在又有些舍不得了,想將他留在朝中,擔任國是院的宗室代表。

皇太後既欣慰,又心疼。她對孫策說,陛下信任他,是他的福份,可是他畢竟年輕,這麽早就進國是院,和一群老臣為伍,怕是不太合適。況且孫權雖然擅長經濟,但他畢竟是個好動的性子,一直從事案牘事務,怕是要憋出病來。

孫策一聽,心裏就明白了,撫掌而笑。

“阿母,仲謀靜極思動了?”

吳太後搖搖頭,笑道:“那孩子心思深,有話也不說,我也弄不清他究竟在想什麽。只是覺得他以前最喜歡出獵,每次出獵歸來都神清氣爽。若是遇到了虎豹之類的猛獸,尤其開心。在汝陽一年多,他一次也沒出獵,我想著會不會是這個原因才悶悶不樂,沒什麽精神,便和你說一說,是不是放他幾天假,讓他出去轉轉。”

孫策一口答應。“那倒是我疏忽了。我回去就讓他休息,放他半個月的假,到附近打打獵。”

“半個月?是不是太久了,會不會影響公事?”

“公事永遠處理不完,放半個月也不會有事,安排其他人處理就是了。對了,伯夏(弘咨)最近在忙什麽?仲謀放假這段時間,讓他來頂一陣子吧。他家那兩個小子也該入學了,宮裏有最好的先生,讓他們和大虎、小虎一起上學,將來也好互相照應。”

吳太後正中下懷,既高興又有些慚愧。“還是陛下想得周到。我有好久沒見尚華了。說起來,我平時對尚英關心得多一些,也不知道尚華心裏會不會有想法,說我這個做母親的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