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6章 反敗為勝(第3/3頁)

“大王,吳軍裝備好,同等兵力下,我軍沒什麽優勢。這一段渠水河岸又多有山坡,並不適合騎兵奔馳,分散兵力於我不利。”

馮鸞咳嗽一聲,提醒曹操道。他這兩天與辛評相談甚歡,不願意看到辛評尷尬,主動為他解圍。

曹操點點頭。他知道此刻不是責備辛評的時候,眼下最要緊的是如此扭轉這個形勢。

“元鳳,宕渠什麽時候能準備好糧食?”曹操轉身取出一份戰報,遞給馮鸞。

這幾天,除了各部伏擊不利之外,還有吳軍推大石入水,在渠水中制造障礙的消息。宕渠以下,水流漸緩,水面變寬,相應的水深也就有限。一旦水中有大石,吃水深的船很容易被撞破沉沒,尤其是從宕渠遇糧來的大船。

馮鸞看完,也有些頭疼。他一邊將戰報轉給辛評,一邊安慰曹操道:“大王也不用過於擔心。春天將至,水位會上漲,只要船工們小心一些,還是可以解決的。當務之急,是清壁堅野,讓這些遊擊的吳軍無法得到補給,斷糧自退。”

曹操點點頭,卻不說話。就算船隊集中出兵,用大軍保護,無懼吳軍騷擾,水裏的石頭也是個麻煩。

這時,彭羕上前一步,拱手施禮。“大王,臣有一計,可清除吳軍推入水中的大石。”

“哦?快說來聽聽。”

彭羕略帶得意,說了一個辦法:用兩只船並行,一只船上裝滿泥土,一只船空著。先探明大石所在,然後用繩網套住,再將繩網系在裝滿泥土的船上。將船上的泥土移到空船上,船就會帶著水中的石頭浮起,然後牽引到岸邊。

兩艘船依次輪換,清理起來快得很。

聽完了彭羕的解說,曹操撫掌而笑。“永年,此計甚妙。你是怎麽想出來的?”

彭羕有意無意的瞟了一眼辛評。“大王,南陽學報上有過類似的文章,是我益州才子李譔所撰,臣碰巧讀過。”

辛評被彭羕那一眼看得心頭火起。

他想起來了,彭羕曾將那篇文章推薦給他,希望他能向曹操建議,在益州興辦木學堂,招收年輕學子入學就讀,並重金聘請通曉百工之士任教,以免李譔這樣的人才流入中原,為吳國所用。他對益州人一心想為當地人謀利的事非常警惕,當時說了一句奇淫巧技,不登大雅之堂,沒想到彭羕一直記著,今天在曹操面前給他來了這麽一手。

這益州小兒,著實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