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1章 弄巧成拙(第2/3頁)

為了讓宕渠大族出力,曹洪對他們說,那些大半是蜀王要賞賜給你們的,現在被人奪走了,你們如果能奪回來,就全是你們的。至於立功將士的賞賜,我另外再想辦法籌措。

宕渠大族雖然不情願,卻也無法推辭,隨即組織了三千部曲,推選龐俊為將,趕往八濛山。

曹洪則與辛評商量,派人回成都籌集物資,又與張肅商量,再從閬中調一批物資過來。張肅有些為難。在此之前,他已經從閬中調運了大量物資,短時間內重復征發,閬中大族肯定會有意見。

曹洪好說歹說,張肅勉強同意了,但對數量打了折扣。曹洪肉疼不己,這個坑,只有自己來填了。

他越想越氣,將曹馥暴打了一頓。

……

徐晃本以為宕渠城很快做出反應,大兵來襲,為了盡快完善防線,不惜重金聘請民夫們幫忙。

可是他在修整一新的工事後面等了三天才收到消息,宕渠有人馬出城,大約兩三千人,但不是蜀軍主力,而是宕渠大族的部曲。

更讓徐晃生氣的是,這些人顯然沒當回事,走走停停,不像是出征,倒像是春遊。按他們的行軍速度,走到八濛峴山估計要四五天。

徐晃急了。他等得起,黃忠等不起。他的目的是迫使曹操率領的蜀軍主力後撤,讓黃忠直逼宕渠城下,以便擴大征糧的範圍,而不是和這些宕渠大族的部曲糾纏。

徐晃找來了王平,向他打聽附近的地形,又和那些留下幫忙的民夫聊天,拉拉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向他們宣傳吳國的新政,同時不動聲色的驗證王平提供的信息。在確認了王平提供的信息準確無誤後,他向王平表達了自己的計劃。

他打算主動出擊,夜襲出城的宕渠部曲,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王平是聰明人。他知道這是徐晃對他的考驗,也是對他的試探。應對得好不好,會影響徐晃對他的看法,也會決定他將來的前途——能否得到徐晃的推薦,對他能不能在軍中站穩腳跟有決定性的影響。

王平思考良久,主動請命,願意走一趟,與前來迎戰的將領會面,告知他們實情,曉明利害,勸他們投降。如果他們肯降,那當然再好不過。就算他們不肯降,也會向曹操匯報,改派蜀軍主力前來。萬一他們既不肯降,又不肯信,非要來與將軍交戰,那就只能怨他們自己蠢了,將軍想怎麽辦都行。

王平最後說,如果我一天之內沒回來,將軍不用有任何顧忌,可以隨時發起進攻。

徐晃笑了,拍拍王平的肩膀。“子均,好好活著。”

王平躬身再拜,告辭而去。

臨走之前,王平向徐晃討了一口刀,一面盾。

王平策馬急行。天黑之前,就趕到已經早早紮營休息的宕渠軍中,報名求見。

龐俊正當壯年,是宕渠大族龐氏的中堅。其祖龐雄官至大鴻臚,龐氏在宕渠也算是響當當的大戶,他這次未能隨蜀王曹操出征,卻被派來剿匪,心裏很不舒服。

八濛山能有什麽匪?就算有,等他趕到,匪也早跑光了,總不會等著他去抓。可想而知,這個任務勞而無功,白費力氣。

曹洪、辛評等人看不起我啊,把我當三歲小兒一樣耍弄。

龐俊在帳中喝著悶酒,自怨自艾的時候,有人報何平求見。龐俊喝得半醉,好一會兒才想起了何平是誰,不由得一笑。這個寄人籬下的窮小子來做甚,想立軍功嗎?那你可是來錯了,我這兒無功可立。

龐俊讓人傳王平入營,等王平站在他面前,他招了招手,示意王平坐在他對面。

“小子,喝酒。”

王平沒說話,拱拱手,行了一禮。放下手中的盾牌,又摘下長刀,擺在龐俊的面前,然後退回原處,靜靜地看著龐俊。

龐俊不解其意,放下酒杯,看看王平,又看看案上的刀盾,隨即眼睛一亮。這口長刀和這面盾牌並不華麗,但形勢很規整,透著一種說不出的味道,與他之前見過的刀盾都不太一樣。

“這是哪來的?”

“吳軍。”

“吳軍?”龐俊放下酒杯,拿起盾牌看了看。盾牌不重,表面蒙著鐵皮,內裏襯著牛皮,做工很精致,除此之外倒也沒什麽。他將盾牌放在一旁,又拿起刀,抽出半截刀刃。

寒光迸現,照亮了龐俊的臉。龐俊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遮擋那懾人的寒光。

龐俊重新看了王平一眼。他相信了王平的話。這樣的刀盾別說宕渠,恐怕蜀王的中軍都未必能全員裝備,來自於一向以裝備精良著稱的吳軍更合理。

“繳來的?”龐俊其實是想諷刺王平兩句,他知道王平隨張魯投降了,但他的身份不容許他這麽無禮。既然王平出現在這裏,想必就是重新反正了,以後還有見面的機會,不能太粗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