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4章 窮則思變(第2/2頁)

可這是先帝唯一的血脈,不能就這麽毀了。

“貴人與父兄可有聯系?”

“我們母子的處境如此,哪裏還能有什麽聯系?”伏貴人伸手摸了摸皇長子的腦袋,一臉苦笑。

“血脈之情,難以隔絕。貴人與嗣君身份尊貴,不能輕離。不如由臣請示蜀王,派人請貴人的父兄入蜀探望?”

伏貴人詫異地打量著劉巴。她不明白劉巴是什麽意思。讓她的父兄到蜀地來,這是要加強朝廷的力量嗎?可蜀地是曹操的封地,父親和兄長們都是讀書人,也做不了什麽大事,讓他們來除了自投虎口,還有什麽意義?

劉巴的臉上什麽表情也沒有。伏貴人雖然看不懂,可是這麽久了,她能信任的人也就是劉巴一人,相信劉巴不會害他們母子,琢磨了一番,便應道:“那就麻煩劉卿了。”

劉巴拱手施禮。“臣身為漢臣,理應為貴人和嗣君效命。”

……

八月,孫策到達豫州。

懷胎九月,大腹便便的袁衡提前收到消息,早早地從建業趕來,主持大局。

其實也不用她多費心。得知天子將至,整個豫州都被動員起來,在汝陽修建行宮,壘築花園,修整道路。誰都希望天子能去自家看看,所以不用別人吩咐,都將境內的道路修得又寬又平,只要孫策願意,他的車駕隨時可以抵達任何一縣有頭有臉的家族。

汝南太守王朗上任這麽多年,第一年忙得不可開交,但他的心情卻好得不能再好,渾身充滿了力量。

受王朗之邀,許劭再一次成為汝南功曹,擔負起協助王朗的重任,四處奔走。孫策進入豫州境時,許劭就跟著豫州刺史滿寵、汝南太守王朗等人到梁郡北境迎接。

君臣相見,歡聲笑語一片。滿寵率先拜見孫策。孫策打量著滿寵,心情大好。

“伯寧,你擔任豫州刺史幾年了?”

滿寵笑容滿面。“九年又三月有余。”

孫策點點頭,轉身對許劭說道:“許公,朕選的這個豫州刺史如何?”

許劭有些尷尬,卻還是上前行禮。“陛下選的這個豫州刺史如何,豫州百姓最清楚,他們已經用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何須臣饒舌。”

孫策仰天大笑。許劭這話說得有水平。這次各州獻金,助朝廷緩解貨幣不足之困境,豫州共獻一百八十萬金,獨占各州鰲頭,彰顯了豫州的過人實力。豫州富庶,豫州刺史自然有功。若沒有滿寵這個黑臉刺史坐鎮,豫州世家想以身試法的人絕不是一個兩個。

“豫州太平,民眾殷富,刺史固然有功,諸君的辛苦也不可少。此次豫州獻金一百八十萬,說實話,大大出乎朝廷預料。由此可見,豫州不僅有實力,更有境界,這其中諸君有功,許公更是首功。”

眾人聽了,心中歡喜,連忙躬身施禮,七嘴八舌的說著奉承話。許劭心中最為開心。天子許他為首功,也不枉他這一番辛苦。“陛下謬贊,臣等愧不敢當。”

孫策笑笑。他這可不是場面話。最開始提議獻金時,豫州響應的人並不多,不少人心存疑慮,不願意拿出太多黃金。畢竟這是可動產的主體,怎麽能輕易交給朝廷?是許劭四處奔走,多方斡旋,才打消了他們的疑慮,掀起了獻金的高潮。

禮尚往來,這個人情是一定要還的。大眾廣庭之下不能細說,卻不妨先表示一下態度。

“諸君,刺史雖好,卻不能久居豫州。”孫策笑道:“滿刺史在豫州十年了,也該讓他挪一挪了,要不然會有人說朕偏心,獨愛豫州。”他又對滿寵說道:“伯寧,司州諸事草創,需要一個像你這樣的幹吏。你將手頭的事總結一下,等接替你的人一到,交接完畢,你就立刻上任。”

司州就是原來的司隸,包括河南、河內、河東、弘農、馮翊、京兆、扶風七郡,只是現在還沒遷都洛陽,所以不稱司隸,稱司州。但大家心裏都清楚,孫策遲早會遷都洛陽的,司州很快就會恢復司隸的稱呼,而滿寵就是未來的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雖然監察一州,但職權卻比刺史大多了。滿寵不是轉任,而是名副其實的升遷。一時間,無數雙羨慕的目光看向滿寵。

滿寵心潮起伏,臉上卻不動聲色,只是淡淡地拱手施禮。

“唯,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