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3章 曹操請降(第2/2頁)

草原上的人口畢竟有限,從中選拔出的精英數量也不多,不足以影響中原士子的仕途,卻能促進民族融合,將烏桓人、鮮卑人、匈奴人甚至更遠的扶余人都變成吳人。

沮授、郭嘉開始還有些猶豫,孫策卻很自信。後世的華夏民族號稱有五十六個民族,漢人依然是主體,很多少數民族早就和漢人無異。現在才幾個民族?戶口千萬級別的漢人和戶口百萬級別的胡人混居,誰更有優勢,這不是明擺的麽。

再說保守也解決不了問題,只會隱藏問題。不主動融合別人,遲早要被別人融合了。況且中原經過大戰後,人口損耗不小,如果能將這些少數民族中的精英主動融合進來,不僅能削弱這些胡人的實力,也可以補充中原勞動力的缺口,兩全其美。

經過孫策反復解說,沮授、郭嘉接受了孫策的意見。

見到衛覬,得知曹操有意請降,孫策並不在意。走到這一步,曹操也沒別的選擇,請降也是很自然的事。只不過他覺得還有點早,以曹操的性格,似乎不應該這麽早就放棄才對。

按照原本的歷史,官渡之戰剛剛結束不久,還沒到橫槊賦詩的時候,怎麽就慫了?

孫策也沒往深處想,畢竟歷史已經改變了,曹操自知無力回天,主動放棄也不失為明智之舉。他隨即命大鴻臚蔣幹趕往江陵,與右都護孫翊配合,主持蜀王曹操稱臣的相關問題。

沮授、郭嘉同意孫策的決定,只是建議要提防曹操耍詐。就形勢而言,曹操不久前剛擊殺韓遂,擊敗馬騰,士氣頗盛。閻行雖然回到涼州,卻還沒有真正穩住金城。太史慈、甘寧趕到交趾不久,還有做戰前準備工作,真正發起進攻至少要到秋後,曹操這時候請降並不迫切,最多只是一種試探。

孫策覺得有理,傳詔孫翊、諸葛亮,讓他們不要急著接受曹操的條件,防止他耍詐。

安排完畢,孫策特意來到袁權的艙室。

袁權正在艙裏忙著將禮物分類堆放。抱著民族融合的理念而來,孫策這一趟北疆之行很順利,沿途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尤其是嫁到草原上的幾個袁氏女子最為興奮。她們所在的部落融入大吳,被賜予漢姓,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廢除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也就是說,就算她們的丈夫死了,她們也不必嫁給丈夫的弟弟或者兒子。

對她們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她們紛紛鼓動丈夫向孫策效忠稱臣,請求賜姓,並奉上豐厚的禮物。得知皇後有孕在身,即將誕下嫡子或嫡女,她們特意安排人去建業祝賀。隨行的袁權更是得到了熱情的款待,禮物如山,孫策不得不單獨為她準備了一艘船。

草原上的東西味道實在太大,尤其是那些皮子。

孫策進艙的時候,袁權正從成堆的禮物中取出一盒野山參。聽到孫策的腳步聲,回頭看了一眼,嫣然一笑。“陛下怎麽來了,不怕味道薰人?”

“你都不怕,我有什麽好怕的?”孫策探頭看了一眼。“這是什麽?”

“山參,今天想做山雞湯,放兩片山參補補氣。”

“誰要補?”

“多言傷氣,陛下這些天說了太多的話,又喝了太多的酒,要調養一下才行。臣妾沒別的本事,只能張羅一些吃食,聊勝於無。”袁權站起身,撩起鬢邊垂下的發絲,豐潤的臉龐有些微紅。“陛下駕臨,不會是關心臣妾今天做什麽吧?”

孫策笑笑。他親自趕來,自然不是為了吃什麽。與袁權說話,他也不喜歡繞彎子,開門見山,將曹操請降的事說了一下。袁權一聽就明白了。

“陛下還記著呢,臣妾都忘了。說起來,當初都是因為曹操劫走了伯陽,先父氣急,這才請陛下代為報仇。如今伯陽無恙,又封了王,過於所望,那些舊事不提也罷。”

袁權走到孫策面前,微仰著頭,帶著體香的暖意撩人。“曹孟德已經五十了,活不了幾年,讓他天天想著死後會被先父恥笑,不得不苟延殘喘,盡可能的多活幾天,也是一件蠻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