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9章 人民的呼聲(第2/2頁)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禰衡撇了撇嘴,嘴角還沒還原,身邊的人也跟著大喊起來。“吾皇萬歲,萬歲!”禰衡翻了個白眼,心道你們就是喊破了喉嚨,玄武湖對岸的皇帝陛下也聽不到啊。真是一群愚民。

但百姓們沒人在意禰衡的心情,他們扯著嗓子大喊,開始還有些雜亂,後來便喊成了一條聲,聲浪滾滾如雷,驚天動地。禰衡側耳一聽,莫名有種錯覺,似乎整個建業城都在歡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策站在城上,看著臣民在自己面前俯首,在數百艘戰船上躬身下拜,聽著雷鳴的“萬歲”歡呼聲,一時沉醉,莫名的有種錯覺,很想舉起手來揮一揮,喊一聲“人民萬歲”。

原來做領袖的感覺這麽過癮。

孫策轉頭看看張纮、虞翻。張纮、虞翻不約而同的搖頭否認。“陛下,這可不是我們安排的,是百姓由衷感激陛下恩澤,發自肺腑。”

孫策想了想,也覺得不像是故意安排好的。最開始好像只有一個聲音,後來有人應和,也是各喊各的,不太協調,有人喊“陛下萬歲”的,有人喊“吾皇萬歲”的,直到最後萬人齊呼,形成了氣勢,才統一成“吾皇萬歲”。若說有人安排,這安排的水平也未免太差了,不是一個合格的總導演。

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孫策下了城,登上中軍的樓船,命人打出旗語,向樓船上的人答謝,又派人乘輕船快馬,向玄武湖岸邊的百姓答謝。

外面的歡呼聲漸漸散去,樓船內的大饗夜宴正式拉開序幕。

在侍者的引導下,孫策來到主宴旁的休息艙。吳太後、大長公主孫夫人都在這裏候著,正滿面春風的說笑,沒有參加大典的袁權、孫尚英等人陪著說話,徐華帶著一群半大孩子玩著遊戲,氣氛輕松活潑。

聽到外面的腳步聲,所有人都收起笑容,除了吳太後和大長公主自覺的站在合適的位置上。

孫權搶先一步走了進來,拱手施禮。“皇太後,大長公主,陛下和皇後到了。”

吳太後微微頜首,轉頭看了一下身邊的大長公主,相視一笑。“快請陛下、皇後進來。”

“喏。”孫權轉身,大聲說道:“皇太後請陛下、皇後入艙。”

孫策挽著袁衡的手,緩步走了進來,向吳太後躬身施禮,又向大長公主施禮。他特意和大長公主多說了幾句話。沒有這位姑母幫著說話,他和母親之間的芥蒂也沒那麽容易解開。清官難管家務事,他能理清天下大勢,卻無法扭轉母親的憐子之心。正因為有了姑母適時開導,總算解開了這個疙瘩。

也正因為如此,孫策特意封姑母為大長公主,食邑三千戶,位比三公、五大都督。

大長公主感激孫策心意,連忙還禮。雖說現在吳國重工商,食邑的租賦收入不值一提,更多的是榮譽,她還是很滿意。富貴而不忘本,身為皇帝,還如此重視親情,這是很難得的。皇家寡恩,換成他人,孫權哪裏還有機會出現在這裏。

互相見禮完畢,坐下說了一會兒閑話。等外面大臣們就坐,便有人來請孫策等人正式出席。

孫策與袁衡一左一右,扶著吳太後緩緩出艙,眾臣起身,拱手施禮,齊聲大呼。

“恭祝皇太後金安!”

“恭祝大長公主金安!”

吳太後與大長公主含笑還禮,依次入座。孫策居中,吳太後和皇後在他兩邊,大長公主坐在左側上首,孫尚英、孫尚華等人按照年齡順序入座,孫權也在其中,孫翊、孫尚香卻不在其中,他們與五大都護坐在一起,而且是首席。

孫策特意看了一下孫權的表情。孫權很平靜,臉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緒。孫策暗自感慨,要論能忍,孫權還真是他們兄弟姊妹中最突出的那一個。

眾人坐定,一聲傳膳,尚食監開始上菜,宮女、仆役們流水般的上來,隨著食盒的蓋子被一個個的掀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出現在眾人面前,艙中熱氣騰騰,香味撲鼻,令人食指大動。

太常魏騰起身,朗聲道:“眾臣止聲,恭請陛下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