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1章 沈友歸來(第2/2頁)

“都督征戰有功,大王甚是欣慰,特命我來迎一迎。”陳琳拱手還禮,又向樓麓施了一禮。“這位就是黑翎衛的樓麓少帥?哈哈,看起來和我漢家兒郎差不多嘛。”

張纮、陳琳說的都是官話,樓麓聽得明白,不敢放肆,連忙行禮。陳琳很滿意,誇了兩句,引著他們進殿。來到大殿門口,拾級而上,沈友、樓麓在殿外候著,解了腰間刀劍,放在一旁的蘭錡上,回到殿門口,恭恭敬敬的等著。孫策快步從裏面走了出來。

沈友進了殿,撩起衣襟,拜倒在地。“雲中督,臣友,拜見大王。”

樓麓也跟著跪倒在地,以額抵地。“黑翎校尉,上谷烏桓樓麓,拜見大王。”

“起來,起來。”孫策扶起沈友,上下打量了沈友兩眼,捏捏沈友結實的手臂,滿意地點點頭。“子正,辛苦了。”

“不辛苦。”沈友正色道:“臣坐收其功,不敢言苦。”

孫策和張纮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而笑。張纮撫須說道:“沈督這是沒打痛快啊。”

“根本就沒打。”沈友無奈的攤攤手。“準備了那麽久,結果……”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不戰而屈人之兵,有什麽不好?”

“話雖如此,終究還是有些遺憾。”沈友偷偷瞟了孫策一眼,見孫策沒有接話的意思,立刻轉換了話題。“臣當然能理解大王愛惜民力的良苦用心,只是將士們有些不甘。王氏兄弟就此逃過一劫,實在太便宜他們了。”

“哼!”孫策伸手指指沈友。“就你沈三妙能言善辯,明明是自己好戰,偏要借將士們的名義。過來,讓你看一樣東西。”說著,轉身向側殿走去。

“喏。”沈友快步跟了過去,一進門,就被迎面一個巨大的沙盤震住了。他站在門口,仰著頭,看著地圖,迅速掃了一遍,發現這是益州的沙盤,上面已經插了一些旗幟。

“大王,這是……準備攻蜀?”

“只是計劃而已。”孫策淡淡地說道:“有沒有興趣插一腳?”

沈友再次掃視地圖,發現了周瑜的戰旗、黃忠的戰旗,還有魯肅的戰旗,苦笑道:“臣雖有意,可是有周黃魯三位在前,哪裏還有臣的機會。再說了,區區曹操,何至於如此興師動眾。”

“沈督,益州易守難攻,雖有周黃諸位,卻未必能順利攻克。”張纮沉聲道:“是以在周黃魯三位之外,大王還準備了兩路人馬,一路是太史子義,他將從交州方向發起進攻,與周公瑾夾擊南中;另一路則從關中起兵,與黃漢升、魯子敬三面進攻漢中。”

見張纮說得鄭重,沈友知道孫策不是向他問計,而是已經做出了決定,只是問他有沒有興趣參與其中而已。他不敢孟浪,收起笑容,仔細盤算起來,良久才搖了搖頭。

“大王,臣雖求戰心切,但此戰勝負不在兵將多寡,而是錢糧供應能否充足,很可能是一場消耗戰。既有周黃魯太史諸將,有沒有臣,區別不大,臣還是為大王鎮守並州為好。”

孫策嘴角微挑。“當真不參與攻蜀?”

沈友堅決的搖了搖頭。“臣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孫策和張纮對視了一眼,放聲大笑。沈友心中狐疑,卻不敢多問,只是靜靜地站著。張纮笑了兩聲,點點頭。“還是大王知人,沈督果然是個識大體的。”

孫策笑道:“可當一方之任否?”

“有沈督鎮守太原,北方可安。”

沈友松了一口氣,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被攻蜀的戰功迷惑了心神。返京之前,他已經和龐統反復商量過。孫策進攻益州的時候肯定需要一員大將鎮守北疆,統籌西至涼州、東至幽州的防務。這不是一個戰區督可以擔當的責任,孫策很可能會安排一個大都督,統率數名戰區督,全面負責北疆戰事。

在太史慈調離幽州的情況下,他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可若是他求戰心切,被攻蜀的戰功所誘惑,那這個大都督就是別人的了。

吳王麾下良將如雲,能夠擔任大都督的人選就有好幾個。他要是錯過了這個機會,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