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0章 新禮(第2/2頁)

祭天地人之後,才是正式的登基大典。大致按既有禮儀,只是取消了一些繁瑣的步驟,加之簡化,保留臣君相待以禮的核心,酌情提高了臣的地位,減少了跪拜的次數。尤其是國是院,因為都是老臣,跪拜不便,除了必要的跪拜禮外,大多以拱手禮代替,以示重老之意。

禮制草案一出,爭論不可避免,但眾臣的總體意見還是積極的。新禮最大的特色一是簡潔,一是尊重。沒有刻意展示皇權的威風,比叔孫通所制之禮多了幾分人文關懷,自然得到了眾臣的支持。甚至有人擔心荀彧這一步是不是跨得太大了,可能引起吳王的反感,草案無法通過。

孫策很快通過了這個草案,隨即下詔公卿上書提出修改意見,由荀彧、禰衡統籌修訂,爭取盡快拿出一份可以施禮的方案。

禮制的原則、框架通過,剩下的便是細節。很快,幾套具體的禮儀制度便送到了孫策面前,有些禮儀要進行演習。孫策的日程中便多了一項內容:每天演禮,免得到時候出錯,被人笑話。

蔡邕、荀彧兩對父女成了禮儀導師,每天出入王宮,教導宮中男女老少。

建業城內也掀起了一場演禮的活動。吳王登基之時,會有各方代表齊聚建業,身為大吳國都,首善之區,建業人自然不能失禮,被人笑話,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練習行禮之人,就連船娘、報童攬活時都不忘秀兩句文縐縐的禮貌用語,讓陸續趕到的四方使者大為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