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3章 汝潁系的危機(第2/2頁)

荀彧在一旁看得清楚,低聲說道:“大王有言,治國就是一門大生意,不懂經濟的人是不能勝任的。行軍作戰更是如此,什麽生意都可以做,虧本的生意不能做。”

鐘繇斜睨荀彧。“那見利忘義的事情也能做嗎?”

“見利忘義,得的是小利、眼前利,落了下成。見利不忘義,得的是大利,千秋利,方是大賈所為。”

鐘繇撫須而笑。“這倒有些道理,頗合陶朱公、端木賜故事。大王雖不讀書,卻能融匯貫勇,取其精要,亦是天授之人。”

荀彧垂下眼皮,笑容有些落寞。鐘繇曾是長安舊臣,深得天子信任,現在卻棄舊朝如敝履,他代表汝潁人居高位,對汝潁士風不知是好是壞。

……

接風宴快結束的時候,郭嘉才匆匆趕來,陪著鐘繇乘船遊覽秦淮夜景。他先告訴鐘繇、荀彧一件事:剛剛收到消息,孫翊誘敵深入,斬殺了劉繇、士徽等人,大獲全勝。許劭提前告別劉繇,安然無恙,現在正在趕往建業的路上,同行的還有劉先及其外甥——神童周不疑。

鐘繇吃了一驚,又有些遺憾。這麽大的戰功,和他一點關系也沒有。劉先更過份,居然不肯早點投效,非要等他走了再接受孫翊的辟除。不過他不能擺在臉上,發了些感慨。

“許子將能及時抽身,也是幸事。”

荀彧沉默不語。郭嘉說道:“雖說不死,卻也和死差不多。”他呷了一口茶,又道:“遊學十年,如今學成歸來,總要交幾篇心得的。”

鐘繇和荀彧互相看看,異口同聲的問道:“這是大王的意思嗎?”

“大王沒說,是我猜的。”郭嘉看著兩岸繁華的夜景,眯起了眼睛,咧嘴一笑。“這文章不好做,弄不好又要吐幾口老血。”

“奉孝!”荀彧沉聲低喝,眼神嚴厲。許劭是汝潁耆賢,比郭嘉大二十歲,在與吳王的爭鬥中落魄至此,郭嘉不宜再落井下石,傳出去有礙清譽。

雖然郭嘉一向不怎麽在乎這一點。

郭嘉沒有再說什麽。他該說的已經說了。許劭歸來,荀彧肯定要去迎接,鐘繇也會出席接風,他們會將這句話帶給許劭。尤其是鐘繇,他功業心強,這次零陵大捷與他無關,他這個禦史大夫做得不安心,肯定要找機會立功。至於他本人,一向和汝潁士人保持距離,又身處機密之地,大可不見許劭,免惹麻煩。

鐘繇、荀彧明白了郭嘉的意思,都覺得不好辦。許劭一向自負,若是肯輕易低頭,當初也不會負氣出走。如今雖然窮極歸來,實際上已經服輸,卻未必肯做這樣的文章。人要臉,樹要皮,逼許劭寫這樣的文章和殺了他有什麽區別?

“可有變通之法?”鐘繇低聲說道,卻沒看任何一個人,仿佛是自言自語。

“過幾日覲見,你不妨問問。”郭嘉歪了歪嘴。

鐘繇擡起眼皮,瞥了郭嘉一眼,忽然笑了。“奉孝,你今天來得這麽晚,恐怕不是因為不能飲酒吧?”

郭嘉也不客氣。“是的。有些人,我實在不想見。整天盯著汝潁那個小圈子,勉強放大一些也不出豫州,營營苟苟,哪裏還有前賢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你們還不知道,捷報傳到軍師處的時候,那些人興奮得忘乎所以,卻偏離了重點,一心只為李通叫好。這是為李通好嗎?這是害李通。依我看,這些人都應該放出去,讓他們見識見識真正的天下,不要這麽自以為是,徒惹人厭。”

“這又是怎麽回事?”荀彧追問道。

郭嘉臉色有些不太好看,卻還是把軍師處收到零陵大捷時的反應說了一遍。最近一段時間,尤其是鐘繇出任禦史大夫的消息傳出以後,汝潁籍的軍師、參軍們又有些輕狂。他不是軍師祭酒,不好再出面斥責,只能把這個消息轉告鐘繇、荀彧,讓他們提起重視,多加教訓。否則的話,下一次大規模外放勢在必行,而這一次,外放什麽人可就不由他決定了,汝潁系在軍師處的力量很可能會遭受重創。

鐘繇、荀彧聽完,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