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章 人心所向

說笑了一陣,重歸正題。

對是否接受並州請降,孫策和沮授等人有分歧。分歧的關鍵在於取並州之後是移兵益州,繼續作戰,還是停下來,休整幾年。所有人都清楚,兵不可久,連續作戰如同竭澤而漁,遲早會支撐不住,可是形勢如此,人人爭先,就像飛馳的戰車,想一下子停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處理不當,甚至會翻車。

孫策希望以並州為阻礙物,延緩大軍的步伐,穩一穩,調整一下節奏。

沮授、劉曄不贊成這麽做。

沮授認為並州實力有限,太行山險,大軍難以展開,練兵的效果有,練將的效果有限,消耗卻太大,得不償失。以冀州為例,為了供應這兩路大軍,需要動用十幾萬勞力,嚴重影響當地生產的恢復。再加上供應幽州,幾乎沒什麽節余可言。如果拿下並州,戰事結束,就算是將士就地休整,消耗也會小得多。

至於對並州的補貼,且不說並州人口有限,沒有戰事的拖累,自給自足不成問題,就算需要調撥一些錢糧,數額也有限。戰事結束,並州可以成為對匈奴、鮮卑作戰的前進基地,幫助也很大。

沮授也同意將士氣盛,有可能會催迫著立刻進攻益州,但他認為這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孫策有這個定力,不為所惑,誰能勉強他不成?

劉曄的意見與沮授相似,他也認為盡快平定並州利大於弊。沒有了並州這個後顧之憂,孫策可以考慮在洛陽定都,然後一心一意的解決益州和交州問題,兗豫青徐及冀揚則可以安心生產,為大軍提供錢糧。就算暫時不發動進攻,也能對益州形成足夠的壓力。時間長了,總能找到突破點。

軍師祭酒和仆射都持反對意見,孫策自然不能簡單的否決。以並州為磨刀石,錘煉江東兵,本身就有爭議,沮授、劉曄只不過是將這種意見委婉的表達出來而已。他如果堅持,豈不等於承認他被江東系裹脅,已經失去了控制。

孫策只能將這件事擱置,處理的辦法就是提出苛刻的條件,讓並州人難以接受,借以延緩談判的進程。如果並州人答應了,他也不虧。如果並州人不答應,那他的目的也達到了。

條件之一就是對並州世家問責,尤其是祁縣王家。有袁紹的先例在前,王允的墳可以不掘,但責任必須追究。作為目前並州的掌權者,王蓋兄弟也休想逃脫,換一面旗幟,繼續做土霸王是不可能的。

孫策原本以為這個條件很苛刻,王柔絕不會答應,至少要請示一下王蓋再說。沒曾想,確認了王蓋等人不會有性命之憂後,王柔一口答應了所有的條件。

孫策很無語,卻不好再反悔,只得派人與王柔洽談具體細節。後來他才了解到,王蓋兄弟雖然控制了並州,但他們的控制力有限,也不是他們就能說了算,如果支持他們的世家不答應,他們什麽也做不了。那些世家他們並不是王家的門生故吏,支持他們只是出於利益,並沒有道義上的責任。

這和王允本人的性格和仕途坎坷有關。

按照漢制,官員到了二千石才算高官,子弟可以通過質任的方式進入仕途,不用經過察舉的過程。這主要是針對自家子弟,很難惠及其他人,除非與其他的二千石官員進行交換利益。太守、刺史雖然可以辟除掾吏,形成故吏,卻因三互法不能在本地為官,辟除的掾吏都是外地人,不會是本地人。只有三公才有權打破這個局面,辟除本地人才為官,培植本地勢力,積累人脈。

王允成名很早,但他性格強硬,名氣很大,仕途卻不順。中平元年以前,他就沒有做過有辟除權的官職。中平元年以後,為豫州刺史,辟除荀爽、孔融為從事,但沒幹多久就因為得罪張讓而下獄,直到中平六年靈帝駕崩,張讓失勢,他才重新出仕,先後任河南尹、司徒,有了辟除本地人的機會,可是這時候已經是董卓擅權了,王允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來培植並州人脈,唯一算得上的就是宋翼、王宏。

就本地的影響力而言,祁縣王氏並不比太原王氏強多少。只要孫策不對祁縣王氏趕盡殺絕,王柔對王蓋有個交待,他就可以代表並州世家與孫策談判,爭取他們自己的利益。走到這一步,祁縣王氏已經不可能有太高的期望值,只要不像司馬懿、司馬孚兄弟一樣被殺,他們就能接受。

王柔這一路走來,仔細了解了魏郡新政推行的情況,見魏郡僅僅收復一年已經基本實現民生安定,世家雖然失去了土地,卻也沒吃什麽大虧,五年之內收支平衡並不是什麽難事,他當然不願意再打。比起冀州,並州的土地本來就不多,收就收了,收獲說不定更大。

孫策明白了這些,卻已經晚了,只得接受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