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6章 分而治之(第2/3頁)

劉寵若有所悟。

第二天是中秋節,吳王孫策將在大營側的首陽山設宴,與文武共飲賞月。劉寵也在受邀之列。他不敢怠慢,一大早就趕到了孟津大營。

孫策很忙,沒有時間立刻接見劉寵,便派來了一個特別的陪同:曾經的陳相駱俊。駱俊接連幾年因政績優異受到表彰,被首相府推薦出任京兆尹,即將上任。這次洛陽來上計兼述職,交接公務,很快就要赴任了。得知劉寵將至,孫策便委托他接待劉寵。

老友見面,劉寵心情大好,與駱俊同遊首陽山。

幾年不見,兩人變化很大。劉寵在朝廷,事務繁多,又遭逢巨變,身體、精神的壓力都很大,頭發白了一大半,臉上的皺紋添了好幾道,原本幾乎沒有的老人斑都多了不少。相比之下,駱俊卻沒有太大變化,身體反倒更強壯了一些。

交流了別後幾年的經歷,兩人感慨不已,連聲長嘆,恍若昨日。

“劉公,伯夷、叔齊雖有德,卻不值得效仿。大王一身武藝,只是用來射鳥雀,未免太可惜了。”駱俊朗聲笑道,笑聲在松柏之間回蕩,有幾只鳥兒發出清脆的鳴叫回應。

劉寵也笑了。昨天聽到孫尚香的志向時,他就有了心理準備,看到駱俊,他對孫策的心思已經一清二楚,感慨之情難以掩飾。走在這首陽山上,他絲毫沒有效仿伯夷、叔齊的打算。

“孝遠啊,你的美意,我心領了,只是我年紀大了,沒有那樣的雄心壯志,只想尋一清靜處度此殘生。”

“劉公,你能不為俗事所累,有出塵之意,令人佩服,可是你不能不為年輕人想一想。”駱俊淡淡地笑道:“少年氣盛,又有兵權在手,豈能甘心賦閑,趁著年輕出去闖蕩一番,也不是壞事。當然,這只是一個選擇,並非強求。”

劉寵微微頜首。他也清楚這一點,他願意養老,但那些年輕的劉氏宗室子弟未必肯,如果孫策願意給他們征伐的機會,他們未必不能打出一片天地。俗話說得好,堵不如疏,願意養老的養老,不願意養老的就去征戰,未嘗不是好事。

“孝遠,除了這個選擇,還有其他選擇嗎?”

“當然有。”駱俊笑道:“平心而論,建功立業、開疆拓土聽起來威風,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勝任的。兵兇戰危,以左都護之善戰,攻一邘城尚且如此艱難,其他人可想而知。劉氏宗室子弟中,能如左都護者有幾人?人貴有自知之明,依我之見,為吳王麾下之將,奉命征討,建功封侯,或許更適合他們。”

劉寵沉默不語。他相信駱俊,也相信孫策,但他無法相信其他人,劉氏子弟在吳軍中為將,會不會被人排擠,能不能得到公正的對待,實在是不太好說的事。劉寵有統兵經驗,深知軍中將領可不是讀書人,他們下起黑手來是會直接要人命的。戰場上,如果互相之間不能信任,還怎麽立功?能保住命就不錯了。

他甚至能想象到劉氏子弟聽到這個選擇時的反應。這個選擇雖好,卻沒什麽可行性。

見劉寵不說話,駱俊笑道:“劉公,這只是選擇之一,並非唯一。劉公若有什麽擔心,待與大王面談時,不妨直言。吳王坦蕩,又感激劉公授藝之恩,想必不會有什麽芥蒂。求仁得仁,求義得義,豈不美哉。”

劉寵覺得有理,笑了兩聲,又道:“孝遠,昨日我聽左都護說,她們兄妹將來也是要出海征伐的。以他們的實力,還有我劉氏子弟的機會嗎?”

駱俊大笑。“劉公,天下之大,遠超你的想象。劉氏子弟若能負重任遠,別說封土建國,就算是再造一個大漢也是有可能的。”

“當真?”劉寵將信將疑。

駱俊鄭重地點點頭。“劉公,你可以像以前一樣信任我。”

劉寵連忙致歉,心思卻活泛起來。

……

孫策十指交叉握拳,抵住下巴,打量了劉寵半晌,莞爾一笑。

“取地圖來。”

“喏。”張溫將劉寵的茶杯換了個地方,取來地圖鋪在案上。孫策盯著劉寵的眼睛,嘴角微挑。“劉公,你挑個地方。若有什麽不解的,盡管發問。”

劉寵將信將疑,卻還是低頭查看地圖。這副地圖與他看過的不同,他一時竟找不到方向。張溫見狀,指著地圖為他解說了一番,這是大漢,這是東海,這是南海,這是北海,這是西域,一一說明。

劉寵聽完,神情窘迫,臉也有些發燙。

天下有這麽大?他原本還以為駱俊只是說著玩玩,現在看到孫策拿出這幅地圖,才意識到孫策是真有這個打算的。按照這個地圖的標注,給劉氏子弟留一片土地並非難事,只要劉氏子弟爭氣,再建一個大漢也是可能的。天下太大了,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別說終孫策此生無法盡有其地,就算他的子孫也未必能做到,正常情況下,維持個三五代人的擴張沒問題,給劉氏留一點機會又算得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