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2章 孫尚香出奇(第2/2頁)

對張燕來說,這也是好事。有一萬主力在手,張燕自然擁有相應的地位,成為吳國不可或缺的大將,有一定的話語權。為了增強說服力,郭嘉提到了劉辟、龔都、吳霸、管亥等人。劉辟現在在襄陽,龔都在荊南屯田,吳霸在汝南,管亥在北海,他們的小日子過得都挺滋潤,有吃有喝,溫飽有余。

張燕聽了,連連點頭。他和這些人都有聯絡,尤其是龔都,曾到黑山與他見面。他願意接受郭嘉的建議,但這件事不是他一個人能定的,還需要回去與其他頭領商量。

郭嘉同意了。

接到郭嘉的匯報後,孫策很快接見了張燕父子。大部分條件都已經談攏,張燕也做好了稱臣的準備,見到孫策時,主動大禮參拜。孫策很客氣,扶起他們,寒喧了幾句,說些久仰之類的客套話,又和張方敘了敘舊,儼然舊友重逢,又送了他們每人一套精甲和佩刀。

張燕父子被孫策的平易近人打動,感激涕零,捧著刀甲,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

盤桓數日後,張燕父子返回黑山,帶回去一千套步卒裝備。

孫策要求他們組建一支千人規模的精銳步卒,以張方為將,以百人為單位,協助軍情處收集情報,繪制地圖,並執行小規模的作戰任務。為了加強他們的戰鬥力,孫策從義從營抽調了十名精通山地作戰的虎士,幫助張方進行短期集訓。

有了孫策的支持,張燕在黑山軍中的影響力無人可以撼動,五鹿、苦酋、於毒等人紛紛表示支持張燕的決定,抽調精銳準備作戰,余眾則收拾行李,分批撤出黑山,到洛陽定居,只留下少部分人準備收割山中的莊稼,為張方等人提供軍糧。

有了張方率領的精銳引路、保護,軍情處的活動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各種信息源源不斷的送往洛陽,經軍情處整理後再提供給孫尚香。隨著情報的增多,天井關附近的形勢在孫尚香的腦海中漸漸清晰,在與陸遜、徐節反復商議後,孫尚香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先取天井關,後取邗城。

邗城之所以難以攻克,除了地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天井關未失。只要天井關在手,就算邘城被攻克,他們也可以突圍,從天井關退往上黨——雖然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如果奪取了天井關,邘城後路斷絕,很可能不攻自潰。否則攻取邘城之後再取天井,還是要經年累月的對峙,白白消耗錢糧。

陸遜、徐節覺得這個方案可行,至少可以試一試。天井關在山谷之中,受地形所限,無法用大軍正面強攻,只能用精銳出奇制勝,這符合吳軍一直以來的作戰習慣,現在又有了黑山軍助陣,成功的可能性還是不小的。

為了確保孫策能夠答應這個計劃,孫尚香親自趕到孟津大營,向孫策匯報。

孫策聽完孫尚香的報告,問了孫尚香一個問題:誰率部出擊?

一直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的孫尚香猶豫了,咬著嘴唇,眨著眼睛,半晌才道:“我。”

“給我一個理由。”

孫尚香有點緊張,但她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根據軍情處提供的情報,天井關守將令狐邵是太原人,曾在袁紹帳下聽令,略通軍事,沒有多少實踐經驗。但他族弟的夫人是王淩的姊姊,再加上天井關易守難攻,王淩這才安排他為守將,希望他能因此立功。

對於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座關,這個安排看起來穩妥,實則是個破綻,只是這個破綻比較隱蔽而已,既然發現了,就值得一試。

至於她本人親自出戰,是因為她聽說令狐邵又好讀書,尚道德,文人氣息很重,尤其是輕視女子,對吳國推崇男女平等不以為然。如果她率領羽林衛出戰,命一部分羽林衛扮作百姓妻女,混入關中,屆時裏應外合,奪關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你本人呢?”

孫尚香咧咧嘴,有點不好意思。“我本來是想親自去的,不過伯言和阿節都不同意,他們說從小生長在軍營之中,殺氣太重,扮不了普通百姓,所以我就不進關了,在關外指揮。”

孫策捏捏孫尚香的鼻子。“我準了。不過你要做好心理準備,軍師處未必能同意你的計劃。另外,我給你一個建議,調呂小環參戰,她的部下有一些是並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