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9章 無路可走(第2/2頁)

司馬懿站在大院內,看著家人奴婢穿梭來往,將一件件家具搬到外面的馬車上。孫策已經到了河南,河內即將迎來一場大戰,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可以守住河內,不得不預先做些準備。

司馬懿決定搬到太原去,但細軟搬得走,家具搬得走,田產、宅院卻搬不走,司馬氏世代經營的產業經此一遷,要損失大半,什麽時候能恢復元氣,他也說不清。

為此,反對搬遷,主張向吳國稱臣的意見不少。劉備已經死了,一個還在喝奶的娃兒能有什麽用?這天下注定是吳王的,掙紮無益,不如早降,也許會損失田產,至少能保住宅第。況且冀州那邊都有消息傳來,吳王許諾,以五年為期,產業若是不增反減,由吳王補足。

那個叫阿鬥的小兒有這樣的底氣嗎?司馬懿執迷不悟,為名存實亡的中山國效力,簡直是莫名其妙。

司馬懿也知道這麽做不可理喻,但是他無法解釋。事情上,他也不明白為什麽會走到這一步,連衛覬都被赦免了,為什麽他卻被逼上了絕路,不得不跟著逢紀一條道走到黑。實際上,連逢紀都不太可能一條道走到黑,如果連並州都守不住,他相信逢紀會選擇投降的。別人都覺得華歆因下邳陳氏的關系不肯效力孫策,他卻覺得華歆言不由衷,可能另有隱情。

司馬懿陰著臉,想著心思,連有人靠近都沒注意。等他意識到身邊多了一個人,他下意識地伸手按劍,脖子轉了一個誇張的角度,看向來人,見是楊俊,這才松了一口氣。

“季才兄,是你啊,嚇我一跳。”

楊俊轉頭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司馬家仆人。“決定了?”

司馬懿眼神微黯,隨即又故作輕松的笑了。“決定了。季才兄不是說我乃非常之人麽,非常之人,自然要做些非常之事,隨波逐流,豈是我輩當為?”

楊俊苦笑。“這麽說,倒是我害了你。仲達,你是不是再考慮一下?大勢所趨,非人力可為。吳王仁德,人所共知,河內不知道有多少人盼著他來,你卻……”

司馬懿眉頭微皺。“這些人中包括季才兄嗎?”

楊俊沉默不語,一聲嘆息。司馬懿擡手捏了捏鼻心,讓自己的神情放松下來,無奈效果甚微。楊俊是河內名士,比他大十來歲,與他的兄長司馬朗交好,卻一直很賞識他。他能弱冠揚名,楊俊的品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對楊俊一向敬重,如今楊俊親自登門相勸,他很感激。可他實在無法啟齒,告訴楊俊真相。

這不是他的選擇,他根本沒有選擇。劉備敗亡之後,留在長安的司馬防四處活動,卻一無所獲。他的長兄司馬朗去了河南,想找門路求見孫策的妹妹孫尚香,到現在還沒有消息。是沒找到機會,還是被拒絕了,他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他只能做最壞的打算。

或許這就是他的宿命,也是司馬家的宿命。

見司馬懿不說話,楊俊也沒有再追問。人各有志,他和司馬懿雖然亦師亦友,卻不能指望司馬懿將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他,或許他有什麽難言之隱也說不定。

“仲達,我這次來,還受張家之托,有幾句話想轉告你。”

“張家?”司馬懿愣了一下,轉頭打量著楊俊,楊俊神情尷尬,無奈地拱拱手,剛準備說話,司馬懿擡起手,輕輕按了按。“季才兄,我明白,張家故土難離,不願離開河內,是吧?”

楊俊點了點頭。司馬懿和平臯張家有婚約,張家的女兒張春華今年滿十四,如果不是因為戰事,也許該成親了。可是現在孫策即將進兵河內,河內無險可守,司馬懿卻一心要做撼樹的蚍蜉、擋車的螳螂,張家不願意被司馬懿連累,委托他來退婚。

這樁婚事原本也是他提議的,現在也由他來結束,天經地義。他本想勸勸司馬懿,讓他認清現實,可是看這樣子,司馬懿是不太可能回頭了。

“本以為佳偶可得,不料竟是空歡喜一場。”司馬懿仰天長嘆。“有緣無份,奈何,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