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7章 先鋒隊(第2/2頁)

城墻上,呂蒙疊好用密語寫就的作戰計劃,看著遠處的張遼等人,滿意的點點頭。“擊鼓,為張將軍送行,為呂夫人助威。並州騎兵好樣的。”

激烈的戰鼓聲炸響,城頭將士們齊聲大呼。

“張將軍威武!”

“呂夫人威武!”

“並州騎威武!”

……

中山軍大營遇襲的時間並不長,前後不到兩刻,殺傷也非常有限,中山軍全部傷亡不過兩百余人,士氣卻遭受了重創。在城頭興奮的歡呼聲中,整個中山軍大營陷入說不出的恐慌。

王淩奉命率部出營,追擊張遼,沒能追上。但他得到了消息,張遼向鹽池去了,可能對衛覬不利。他不敢怠慢,一邊回報中軍,一邊率部追擊。半路上,他遇到衛覬的使者,得知張遼昨天晚上就是從猗氏方向來的,王淩大惑不解。突襲衛覬最好的機會是昨晚,現在衛覬有了準備,張遼再去又有什麽意義呢?衛覬本人的親衛騎就有三四百人,還有步卒數千,張遼很到占到便宜。

盡管如此,王淩還是追了過去。他知道張遼是吳王孫策中軍的騎將,如果能擒住他,足以抵消大營遇襲的不利影響。至於那個呂夫人,他不知道是誰,也沒關心。女人上陣,除了嘩眾取寵之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王淩追到鹽池,遇到了衛覬。衛覬告訴他,張遼剛從這兒經過,但是沒有襲擊他,而是向西去了。可能是去猗氏,也有可能是去解縣,甚至有可能去蒲坂。張遼的行動速度太快,他又身負守護鹽池的任務,沒機會搞清楚,希望王淩能跟過去看看。

王淩對衛覬的做法很不滿。衛覬就是希望他去追,卻不敢自己說,非要擡出中山王劉備來。可是忘了一點,他不是河東人,他是並州人。並州人不像河東人,更不像衛覬無路可走,只能選擇劉備,他們不必什麽唯劉備之命是從。

王淩很強硬的回絕了衛覬。我的任務是協助進攻安邑,在沒有接到中山王的新命令之前,不能擅離職守,去追擊張遼。王淩又不陰不陽的說了一句,張遼很可能會回來,衛大農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被張遼得手,然後帶著騎兵揚長而去,返回安邑。

衛覬氣得大罵,卻無可奈何,只得派人向劉備求援。如果這幾個縣被張遼劫掠,損失嚴重,籌集錢糧的任務可能會有困難。

得知王淩沒有追來,張遼放慢了腳步,節省戰馬的體力。他再次來到猗氏,挑中了一個不知名的李姓小豪強的莊園,上門征糧。李家雖然有莊園,也有一些部曲,只是對劉備沒什麽信心,不敢正面與張遼做對,如數滿足了張遼的要求,好酒好肉招待,臨走還送了一筆厚禮。

張遼交給李家家主一個任務,立刻找印坊,刻印魯督下達的兩道公告,然後分發到各鄉亭,讓猗氏縣的百姓都知道魯督的要求,積極獻糧。過幾天我再來,如果看到有一個鄉亭沒有公告,唯你是問。

李家家主不敢不應,他看了一遍魯肅的公告後,將信將疑,問張遼說,魯督說的是真的嗎,現在獻糧,真能減免賦稅?

張遼哈哈大笑。對李家家主說,一看就知道你對外面的消息知之甚少。這不是魯督一個人的決定,而是吳王的一貫政策,他在關東作戰時就是這麽做的。要不然以關東之富,為什麽吳王還總是缺糧,不肯大舉進攻。就是因為這種征糧方式對百姓有利,他卻太虧了,不到萬不得己,他是不會這麽幹的。現在這個機會擺在你面前了,能不能抓住,你自己看著辦。

李家家主的確對外面的事了解不多,見張遼雖是武夫,卻不亂殺,便鼓起勇氣,向張遼打聽關東的事,尤其是吳王和他的新政。張遼也沒推辭,撿自己知道的說了一些,李家人聽了,將信將疑。有年輕人發問,說吳國崇尚男女平等,女子也做官從軍,是不是真的?

張遼大笑,轉身對呂小環使了個眼色。一直埋頭大吃大喝的呂小環不明其意,含著滿嘴的食物,一臉茫然的看著張遼,手裏還拿著一只雞腿。等她反應過來,扔下雞腿,摘下頭盔,解開發帶,露出一頭青絲,瞪著眼睛喝道:“你這眼睛怎麽長的,我就是女人,你居然沒看出來?”

那年輕人早就看到了呂小環,但呂小環雖然面白無須,卻行為舉止粗魯,與普通將領無異,喝起酒來比張遼還要猛,他根本沒往那方面想,此刻被呂小環一喝,嚇得目瞪口呆,半天沒敢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