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3章 緩兵之計(第2/2頁)

呂蒙坐在城樓上,靠在粗大的木柱後面,看著兩百五十步外的將台,有些遺憾的咂了咂嘴。劉備離得太遠,他又來得匆忙,沒有攜帶大型弩,無法對劉備產生真正的威脅。

下次無論如何都要帶幾個工匠,最好是能制造拋石機的工匠。有了拋石機,幾發石彈過去,不管什麽將台都砸成渣,劉備要想保命,就只能退到五百步以外了。

想著劉備將將台設在五百步外的情景,呂蒙險些笑出聲來。據說劉備以勇武著稱,喜歡身先士卒,現在看來恐怕言過其實。都打了近二十天了,劉備親自指揮戰鬥也超過十天,也沒看到劉備進入兩百步以內。

劉備離得遠,其他人也不敢靠近,校尉、都尉不是站在一百五十步外指揮作戰,就是讓親衛舉著盾牌,保護得嚴嚴實實,只有那些沒有親衛保護,又不得不沖殺在最前線的曲軍侯、都伯倒黴,連日來被射殺無數,很多人臨陣提拔,還沒熟悉職務要求就被城上的射手狙殺了。

沒有了臨陣指揮,再多人的也是烏合之眾,能攻過護城河,爬上城的屈指可數,根本不是嚴陣以待的吳軍對手,被殺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常常還沒站穩腳跟就被趕下去了。

即使是劉備最精銳的步卒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幾次攻上了城頭,可是只要呂蒙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突擊隊出動,他們就兵敗如山倒,後來幹脆不出現了。

守城二十天,除了箭矢的消耗比較大之外,呂蒙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

“劉備不僅讀書不行,用兵也不行啊。”呂蒙再次咂咂嘴,琢磨著怎樣才能拖住劉備。他不希望劉備太快撤退,拖住劉備越久,一舉平定河東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能直接擊殺劉備,並州就不成問題了。

“該給他點甜頭了。”呂蒙看看一片狼藉的大城,做了一個決定,轉身叫來了傳令兵。

……

激戰一天後,劉備身心俱疲。回到中軍大帳,他大發雷霆,痛罵裴潛、衛覬等人出工不出力,鼓敲得山響,呐喊聲驚天動地,攻城的力度卻嚴重不足。安邑這麽大的城,呂蒙就那麽多人,連他站在將台上都能看得出城頭的士卒數量有限,平均十步才有一兩名弓弩手,他們就是不敢全力進攻,勉強上了城,也不肯拼命,遇到一點挫折就後撤。

這些河東部曲都是泥捏的麽,這麽軟?就算是泥捏的,用火烤一烤也能用啊。他們倒好,要麽是一團爛泥,使不上勁,要麽就是一團散沙,一碰即潰。

靠這些人怎麽和魯肅打,怎麽和孫策打?

劉備很沮喪,越想越覺得前途黯淡。簡雍走了,關羽也走了,如今連趙雲也不見蹤影,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可是真正上陣的卻越來越少。如果關羽還在,說不定已經破城了吧。

想到關羽,劉備心裏更不是滋味,飛起一腳,將面前的案幾踢飛。

司馬懿正好進帳,下意識的一閃身,險險的讓過。他看了一眼劉備,卻發現劉備正打量著他,臉色雖然還有些紅,神情卻已經平靜下來。

“仲達,有什麽事?”

“大王是因攻城不克而急?”

“是啊,攻了二十多天,張遼都帶著騎兵從建業趕來了,我們還是沒法突破安邑城防,再堅持下去,怕是兇多吉少。一旦徐盛帶著水師越過三門峽,或者徑直在孟津渡河,進攻河內,我們怎麽辦?”

“大王所慮甚是,我們的時間的確不多了。”司馬懿點頭附和,臉上卻看不出焦急。劉備看得真切,心中一喜,又看到了希望。司馬懿雖然年輕,以前也沒有用兵經驗,但他真的很聰明,對兵法的理解很透徹,掌握得也快,比很多久經戰場的老將更善於把握晰戰場的變化。

“仲達有什麽想法?”

“臣想起當年高皇帝和霸王項羽在鴻溝對峙,雙方都精疲力盡,高祖一度想退兵,卻被留侯勸阻的故事。如今形勢相似,臣願效仿前賢,希望大王再堅持一下。”

劉備心頭一喜。“仲達發現了什麽?呂蒙堅持不住了?”

“臣今天觀陣,發現城頭從下午開始,反擊明顯稀少。臣剛才去參戰的各營打探了一下,今天被城上射手狙殺的人數比昨天整整下降了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