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6章 以古喻今(第2/2頁)

“如此說,仁也是錯?”

“過猶不及。趙武靈王欲王公子章,本為愛之,實則害之。且治國如治兵,合則力強,分則力弱。晉三分而秦強,並中山、代而趙強,又豈能分代而王公子章?父子或可相替,兄弟不能比肩。設若趙武靈王不死,公子章與惠文王亦能相安,於趙亦非幸事,必因力分而為敵國所滅,此至理也,雖愚者亦可知。”

孫策眼神微閃,舉起酒杯,沉吟不語。沈友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態度已經很鮮明了。明著說父子,其實說兄弟。這些話其實很犯忌,不是心腹,不會說得這麽直接。

這是沈友對他的效忠,對他付以重任的回報。

“聽子正說史,令人解憂忘食。”孫策微微一笑,舉起酒杯,向沈友示意。

……

魯肅勒住坐騎,看著滔滔黃河,看著黃河對岸不絕於縷的隊伍,忽然笑了一聲。

一旁的辛毗轉頭看了過來,笑道:“都督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何不共欣賞?”

魯肅舉起馬鞭,指了指河對岸。“佐治,你說劉備是去河東好,還是去上黨好?”

辛毗想了想。“都好。”

“哦?”

“對他而言,河東、上黨都是安身之處。窘迫之際,他也不能要求太多。”

“對我們而言呢?”

“對我們而言,河東也好,上黨也罷,都有一群頑固不化的井中之蛙,與其汙了我們的刀,不如讓劉備做前驅。”辛毗一聲輕嘆。“說起來,劉備也是有功之人啊,若非是他,大王焉能如此輕取冀州。”

魯肅忍俊不禁,放聲大笑。

辛毗又咂了咂嘴,有些惋惜。“可惜劉備在河內駐留的時間太短,要不然我們也能跟著撿點便宜,順勢收了河內。”

魯肅撫著短須,沉吟片刻,搖搖頭。“不能因小失大,河內不足為患,還是等朱休穆來吧。這麽大的戰功,僅憑我們是吞不下去的。吃相太難看,未免傷感情。”

辛毗笑著點點頭。“就依都督。”他也清楚,兗州之戰,朱桓雖說取勝,卻未竟全功,有一大部分功勞被他們撿了,朱桓反倒因為提升太快,戰果不理想受到非議,以至於吳王不得不免了陸遜的職來平息眾議。朱桓本人雖然沒被貶,卻也臉上無光,還欠了陸遜一個大人情,心裏正憋著一口氣要證明自己。如果他們占了河內,堵住了朱桓西進的路線,獨占關中之功,以朱桓那脾氣肯定要翻臉,徐琨也會有想法。不如將河內、河東讓給他們,魯肅取道弘農,由函谷關、潼關入關中,至少能得一半功勞。

魯肅輕抖馬韁,下了河岸的高坡,向南輕馳而去。辛毗撥馬跟上,與魯魯並肩而行。魯肅看看四周,看似漫不經心的說道:“佐治,郭祭酒最近有沒有書信來?”

“私信沒有,公文倒是接連來了幾封,都督想聽些什麽?”

“大王收河北,袁譚稱臣,魏國那些文武是如何安排的?”

“魏國的將領如何,軍師處的報告裏沒提,要等通報,軍師處倒是添了人,沮公與與劉子揚做了同僚。”

“佐治,你對沮公與印象如何?”

“奇才。”辛毗不假思索,應聲答道:“非我能及。”

“那誰能與他抗行呢?”

“張子綱,荀文若。”辛毗頓了頓,又道:“劉子揚若能謙和些,亦當相去不遠。”

魯肅點點頭,一聲輕嘆。“是啊,子揚有才,只是性子急了些。”

辛毗知道魯肅為劉曄擔心,卻不說破。“都督大可不必擔心,大王能用人以長,忘人之短,就連關羽那樣的人都被他折服了,何況劉子揚。”

“關羽?”

“都督還不知道?說起來,這也是一個趣聞。”辛毗笑了兩聲,說起關羽寫萬言自省書的故事。魯肅聽了,也不禁莞爾,搖著頭,感慨不已。“劉備若是知道這個消息,不知會如何想。由此可見,能用什麽人為臣,首先要看君主有多大的氣度,否則只會弄巧成拙。放眼天下,能用關羽者,唯大王一人。”